构性缺陷。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制造飞艇骨架,才可以确保最大限度的压缩飞艇自重,提升其有效载荷。

    长度方面的问题不大,关键是直径产生的高度和宽度。

    比如蓝鲸3号,其直径为100米,加上底部的货物固定架、自动驾驶仓室,高度差不多要达到105米左右,加上施工区域的高度和宽度冗余,整个船坞的宽度和高度至少要达到150米。

    这种大跨度的上层穹顶结构,非常考验施工难度和建筑物的材料强度。

    考虑到成本问题。

    海陆丰公司并没有采用传统的钢结构和钢缆之类,也没有采用碳纤维,而是计划采用改性豆丝纤维。

    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底层的地基和基座,上半部分的墙体和骨架则采用豆丝纤维复合材料,加上内外防火涂层、外层防紫外线涂层。

    负责设计这个船坞的设计团队,经过精密计算,发现采用新材料之后,这个室内飞艇船坞的上半部分重量,会减少80%左右,而且厂房整体造价可以减少60%左右。

    造价之所以减少了这么多,原因就是上半部分的结构轻了80%,这样一来,地基需要承受的重量也就下降了80%,不同承重量的地基造价肯定存在巨大的差别。

    而海陆丰的改性豆丝纤维,生产成本为每吨8000块钱左右,在复合材料之中,改性豆丝纤维的添加量一般为30%到80%之间。

    海陆丰民勤集团的新材料建筑构件出厂价格为每吨2万元,每吨毛利在1.2万到1.4万元左右。

    这个价格并不高,那些传统的大跨度钢材一吨也要四五千块钱。

    而且新材料的高强度,让构件可以制造得非常轻便,这有利于运输、装卸和安装。

    如果是传统高强度钢材,钢材厂愿意制造大跨度的一体构件,估计也没有几个吊车可以吊得起来。

    采用新材料的一体构件,比同比例的钢构件轻了80%左右,小吊机都可以玩得转。

    不过现阶段海陆丰民勤集团的构件厂还没有建设完成,而且原材料也没有种出来,因此飞艇船坞的上半部分只能等九月份当地的仙丝大豆收获了,再进行生产和安装。

    与此同时。

    海陆丰公司总部的豆丝实验室,这些天也利用实验田第二季度收获的仙丝大豆,加班加点生产了很多改性豆丝纤维和布料、构件之类的东西。

    陆丰的一个镇里面。

    公司在这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