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的1000立方米海绵电池试点项目,在四天前正式投入使用。
每一天的使用情况,都发回了京能国际总部。
了解了这几天的运行状况,卢镇威已经迫不及待了,他直接召开了管理层会议。
“海绵电池的试运行状况非常不错,大家看一下详细报告。”
过了一会,其中一个高管抬起头来,露出一丝疑问:“卢总,海陆丰公司真愿意接受每立方米一万元的全寿命租金?”
负责技术管理的技术总监李家豪:“朱副总,我来解释一下,根据我们拿到的海绵电池样品,我们的实验室进行了全面研究,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秘密,大家可以翻开报告的第13页。”
众人快速翻开报告的第13页。
“回收再利用?”
“竟然是这样?”
“怪不得他们会采用租赁模式。”
李家豪继续说道:“大家已经看到了,根据我们初步的研究,海绵电池的核心就是那些海绵结构的有机物,以及作为电池液的大豆油,加上一定含量的氯化钾和其他微量元素,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有人已经反应过来了:“这东西?都是农业上的?”
李家豪点了点头:“没有错,这些东西在电池使用寿命到了之后,虽然会出现变质的情况,但这并不妨碍其作为有机肥、生物柴油。”
“而海绵电池的其他零部件,根据实验室的分析,至少可以循环利用三四十次以上,这让海绵电池真实成本变得非常低,可以低到什么程度?”
“根据成本核算部门的分析,如果按照配件30次循环利用的情况,一立方米电芯的海绵电池,其折算成本不会超过300块钱。”
李家豪话音刚落。
“靠!这么低?”
“怪不得海陆丰公司会采用租赁模式,一次赚钱9700块钱。”
“卢总,我们可不可以引进技术?”
“如果可以引进技术,确实可以考虑。”
“海陆丰公司愿意技术授权吗?”
卢镇威摇摇头:“单独拿技术想都别想,但是搞一个合资企业应该有可能。”
一个副总急忙提议道:“卢总,事不宜迟,我们赶快趁着其他电池企业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拿下合作,哪怕条件苛刻一点,都没有关系。”
“我也是这个想法。”
“就算是不卖电池,学习海陆丰公司租电池,也是一大
每一天的使用情况,都发回了京能国际总部。
了解了这几天的运行状况,卢镇威已经迫不及待了,他直接召开了管理层会议。
“海绵电池的试运行状况非常不错,大家看一下详细报告。”
过了一会,其中一个高管抬起头来,露出一丝疑问:“卢总,海陆丰公司真愿意接受每立方米一万元的全寿命租金?”
负责技术管理的技术总监李家豪:“朱副总,我来解释一下,根据我们拿到的海绵电池样品,我们的实验室进行了全面研究,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秘密,大家可以翻开报告的第13页。”
众人快速翻开报告的第13页。
“回收再利用?”
“竟然是这样?”
“怪不得他们会采用租赁模式。”
李家豪继续说道:“大家已经看到了,根据我们初步的研究,海绵电池的核心就是那些海绵结构的有机物,以及作为电池液的大豆油,加上一定含量的氯化钾和其他微量元素,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有人已经反应过来了:“这东西?都是农业上的?”
李家豪点了点头:“没有错,这些东西在电池使用寿命到了之后,虽然会出现变质的情况,但这并不妨碍其作为有机肥、生物柴油。”
“而海绵电池的其他零部件,根据实验室的分析,至少可以循环利用三四十次以上,这让海绵电池真实成本变得非常低,可以低到什么程度?”
“根据成本核算部门的分析,如果按照配件30次循环利用的情况,一立方米电芯的海绵电池,其折算成本不会超过300块钱。”
李家豪话音刚落。
“靠!这么低?”
“怪不得海陆丰公司会采用租赁模式,一次赚钱9700块钱。”
“卢总,我们可不可以引进技术?”
“如果可以引进技术,确实可以考虑。”
“海陆丰公司愿意技术授权吗?”
卢镇威摇摇头:“单独拿技术想都别想,但是搞一个合资企业应该有可能。”
一个副总急忙提议道:“卢总,事不宜迟,我们赶快趁着其他电池企业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拿下合作,哪怕条件苛刻一点,都没有关系。”
“我也是这个想法。”
“就算是不卖电池,学习海陆丰公司租电池,也是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