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了。

    因此剩下的一千多万亩土地,必须发展其他农产品。

    玉米、小麦、高粱之类的粮食作物,江淼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国内很快就会调整区域种植类型。

    那些之前种植大豆的农田,肯定会腾出来,种植其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特别是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很大一部分没有办法种植冬小麦的地方,大概率不会种大豆了。

    华北平原则会引进仙豆大豆,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华北平原种冬小麦,之后可以补种一茬大豆或者玉米。

    既然粮食作物不行,经济作物方面,江淼也思考过很多经济作物。

    首先可以排除甜菜,因为东北空出来的大豆田,大概率会种植甜菜,这个品类是妥妥的红海。

    也不用想了,因为西北接下来肯定会扩大生产量,又一个红海品类。

    因此只剩下一个生了,生可以和仙豆大豆混种,也可以种两年大豆后,用根腐菌消灭大豆根系和根块,将其快速转变成为土壤的有机质养分,然后用来种植生。

    他在记录本上,用只有自己看得懂的符号写上:预种植生500万亩。

    下一个品类,他看中了橡胶草。

    所谓的橡胶草,其实就是西域天山河谷的几种菊科蒲公英属植物,老毛子是第一个研究橡胶草种植和橡胶提炼技术的国家,国内的研究则断断续续,目前在西域有零星的实验性种植。

    当前品种改良之后的橡胶草,三年左右可以收割,亩产含胶根块250公斤左右,可以提炼橡胶50公斤。

    显然这个产量太低了,而且生长周期偏长了一点。

    但是没有关系,江淼可以改良品种,将其生长周期压缩到两年左右,然后和仙豆大豆混种。

    由于仙豆大豆普遍高度为90~100公分,而橡胶草主要的叶片,普遍在10公分以下,就开的时候,葶可以达到24公分。

    这个特点,让两者可以互不干扰,特别是饲用仙豆大豆,其一年到头要收割四次左右,只要在收割的时候,将收割机收割高度定在离地10公分左右,就可以避开橡胶草。

    因此江淼计划混播500万亩饲用大豆和橡胶草。

    现在安排的规划,就是纯大豆田1000万亩、生500万亩、大豆—橡胶草混播500万亩、混合牧草地500万亩。

    还剩下500万亩,这要种植什么东西,江淼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发现,当仙豆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