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可以通过中央空调之类的设备调控。

    空气氧含量可以通过含氧量传感器,加上空气分离机制造纯氧,然后定量注入电池室内。

    不能接触芽孢杆菌,那就对于原材料进行高温消毒。

    特定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可以大规模培育。

    大豆染料木黄酮可以通过豆粕进行提炼,加上其使用量并不多,增加不了多少成本,不过这是一个耗材。

    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大豆染料木黄酮也是整个系统,比较关键的原材料,因为这两个东西可以影响欧文发电菌的降解效率,从而影响发电功率,这让这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发电输出功率,变得高度可控起来。

    江淼估算了一下,目前漠南分公司的养殖场,每天会产生大约300吨鲜牛羊粪(含水量60~85%),可以直接消毒之后,种入欧文发电菌、特殊革兰氏阴性细菌,再添加定量的大豆染料木黄酮,从而制造出微生物燃料电池300立方米。

    300立方米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差不多可以生产3.17万度电。

    只要建立起循环,每天就可以生产3.17万度电,一年可以生产1141万度电。

    当然,要实现循环,就必须准备至少4500立方米容积的电池,考虑到外壳和其他配套设施,发电室内的容积至少要达到3万立方米,就是一个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高度6米左右的厂房。

    8亩不到的工业用地,倒不是什么问题。

    但是真正让江淼感到棘手的东西,是作为电池阴极的金板。

    他调整了好几次,哪怕是将使用量改进到最小,每立方米电池仍然需要0.4公斤黄金。

    4500立方米,就需要1800公斤黄金。

    当然,不使用黄金,也可以使用铂金,铂金比较便宜一点,每吨2.27亿元左右,咬一咬牙,以海陆丰公司的财力还是用得起的。

    江淼思考再三,还是决定放弃使用黄金和铂金作为阴极,改为效率会更加低一些的高纯度一氧化锰板材,这让电子迁移效率下降为86%。

    完成了这些实验,江淼已经在漠南呆了近一个月时间。

    他将所有实验记录和临时制造的发电装置销毁掉,只留下10份欧文发电菌的菌种。

    其中4份被他储存在塔敏查干基地的董事长专用保险箱里。

    剩下6份被他吩咐公司的物流司机,分三路运输回汕美本地,而且为了以防万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