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公司的埃及塘虱,可以做到粗蛋白25%左右,出肉率72%左右。”

    “这样说吧!我们一吨巴沙鱼只能生产粗蛋白含量66%的鱼粉200公斤,或者剥离出460公斤的鱼肉。”

    “而海陆丰公司的埃及塘虱,一吨可以373公斤鱼粉,或者剥离出720公斤鱼肉。”

    这一对比。

    武彬就明白了。

    本来就相差的近1.7块钱的成本,这显然没有办法弥补两种鱼之间的差距。

    哪怕是海陆丰公司需要再喂养多一个月,成本估计也就增加到3块钱每公斤。

    两者成本就相差1.6华元,只能稍微拉近一下差距。

    这个时候,杜立业终于图穷匕见了:“因此我们要窃取海陆丰公司的内部的去腥配方。”

    “慢着,就算是我们窃取了这个配方,还是无法拉开差距呀?”武彬一脸不解。

    杜立业笑着摇摇头:“你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海陆丰公司是通过收购埃及塘虱,再进行二次养殖的,这中间有一个利差。”

    段唯恍然大悟:“没有错,如果是我们自己养殖,成本大概可以压缩30%,这样我们就可以和海陆丰公司竞争了。”

    然而一旁的技术部负责人胡信却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董事长,杜总,大家应该没有忘记琉球西海公司、南高丽西远集团的遭遇吧?”

    众人内心顿时一冷。

    段唯咬着大拇指指甲:“这确实要提防,万一是假配方,我们可不是财大气粗的西远集团,根本扛不住那么严重的损失。”

    “慢慢实验不就好了。”

    “可是现在时间不等人呀!”

    “就是。”

    “董事长裁员吧!必须弃车保帅,不然我们熬不到那一天。”

    一众高管各抒己见。

    段唯做出决断:“好,先裁掉一部分鱼粉工厂的员工,同时降薪20%。”

    人事部负责人点了点头:“我尽快安排。”

    段唯又看向杜立业:“立业,你安排人去窃取海陆丰的保密配方,不过不要被发现。”

    杜立业郑重其事地回道:“我一定为公司拿到配方。”

    而安南的其他鱼粉生产商,以及暹罗的鱼粉生产商,有相类似想法的公司不在少数。

    可惜他们想得太美了。

    忽略了海陆丰公司已经是今非昔比。

    上次何幼薇介绍的安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