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榴莲一般要到八月份,果子才会陆陆续续达到接近成熟的状态。

    也就是说,现在是六月中旬,这些榴莲树的果子距离成熟,只剩下一个半月左右,果型大小已经膨大不了多少了。

    而眼前这些金枕榴莲,果子大小只有一个巴掌大,很多树上只有几个果子。

    一般来讲,根据肥料、管理、种植密度、气候,单棵榴莲树结果量大概在50~100个左右,普遍在75个左右。

    如果是比较追求质量的榴莲果园,则会疏果到每棵50个左右。

    当然,对于眼前这些榴莲树的情况,江淼也有心理准备,毕竟一直管理农场的老头休养了大半年,期间没有管理过这些榴莲树,自然不会有好收成出现。

    不过江淼的目的也不是这些果子,而是已经结果的老树榴莲树枝。

    要知道,如果通过自然的种子培育榴莲苗,从种下到可以结果,期间需要15年左右;而就算是通过人工追肥、嫁接,也只能将结果期压缩到四年左右。

    除非嫁接的砧木也是老树,同时嫁接双方非常亲和,才有可能次年结果。

    这也是江淼开发转基因嫁接技术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嫁接榴莲可以实现次年结果,从而保证种植户可以快速收回成本。

    观察了一遍山腰上的榴莲树,江淼又发现几个有趣的情况。

    第一个情况,是有4棵榴莲树的基因系列之中,出现耐寒相关的基因片段。

    他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可能,那就是这些榴莲树树苗的来源。

    要知道国内在很早以前就小批量引进过榴莲,这个农场的榴莲苗大概率不是从暹罗和大马直接引进的,而是从琼州其他初代榴莲种植园那边购买的二代三代苗。

    经过几十年的栽培,为了适应本地的气候,二代三代榴莲树是有可能出现基因突变的。

    但是这种突变,普通农场和农业公司太难鉴别了,甚至连专业的农业科研机构都可能察觉不到,也只有江淼可以发现其中的奥妙。

    第二个情况,则是其中173棵金枕榴莲的品种存在一些有问题,估计是经过本地农场和农业公司的二代三代杂交之后,这些榴莲树其实已经不能算传统金枕了。

    虽然这些挂着金枕品种的榴莲树,绝大部分都表现得不尽人意,但是生命永远不乏奇迹。

    其中6棵杂交金枕的基因序列,在鉴定面板上的数据非常亮眼,包括果型、甜度、香味、出肉率都表现得比较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