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吾父耶和华 >
    
    在亚历山德罗斯找到盖里斯的时候,他正在附近的一处村庄里替人治病,默罕默德还有佐伊则在一旁打下手。

    现如今,虽然说盖里斯手下已经不缺人手了,但他时常还是要亲下一线。

    一方面是保持自己的经验,不至于手生。

    另外一方面便在于,要建立民众与他之间的直接联系。

    这个时代同后世不同,在后世因为信息联络的发达,一个人即便是足不出户,就能与数百人、数千人、建立交流关系,而后在数以十万计的人群中建立名望。

    但这个时候是做不到的。

    许多农民从生到死,都未曾离开过家乡,一辈子聊过天,说过一句话的人,也不过是三四百之数。

    因此,见识短浅对于这个时代的农民来说,并非什么羞辱的词汇,而是对一种事实的描述。

    这种情况下,虽然说许多人会因为见识短浅,乃至于近亲婚姻而显得不那么聪明。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记忆力就不如别人。

    一个能下一线,一个能与他们共同生活,时常聊天交流的人,并且妙手回春治病救人、展露“奇迹”的修士,哪怕只是相处几天。

    就足以让他们铭记一生。

    因为,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再遇到这样的人,在余生的十几年、几十年里都会时常谈起曾经的“奇遇”。

    一个村子呆上七天,一年便能走过五十多个村子。

    这看似低效,却足以覆盖万把人。

    对于致力于底层造反的创业者而言,想要尽快积累名望,这反而是基本功。

    到时候振臂一呼,不说一呼万应,但想要凑出三四百个忠实拥泵却也不难,再以此为基础联络出一两千的杂兵。

    那么即便是在天朝,也足以震动一府,惊扰一县了。

    丢在欧洲的政治环境里,更是能让国王们高看一眼。

    而这还只是假设造反者一个人从零开始,亲力亲为的情况。

    期间发展出足够多门徒,建立一套组织体制后,也就有了无穷可能。

    “回去后,不要让伤口沾水,要拿热水煮过的布条来重新包扎。”

    盖里斯颇为和善,然后让一旁的佐伊再递过去一点药。

    对方在接过药后,更是千恩万谢,感谢上帝、感谢盖里斯,就差泪流满面了。

    也不怪对方如此,而是盖里斯实在是打下了坚实的名气。

    现如今同盖里斯在外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