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吾父耶和华 >
    
既远又近。

    说远吧,那是因为老爷们的事,农民们别瞎掺和,别管哪边赢了,都是要来收税的。

    说近吧,那自然是因为在打仗的时候,老爷们会想尽办法过来搜刮农民的每一分钱,每一分粮,从而让自己赢。

    从1187年爆发战争以来,哪怕战斗的次数并不算平凡,烈度也不算高。

    但巴勒斯坦原本还算富庶的农村,都开始萧条起来。

    反倒是塔山周围十来个村子,显得不同寻常起来。

    这一大早,拿撒勒城里的集市就热闹起来,任谁也看不出前不久,这里还是突厥人治下,也猜不到法瓦茨正在串联,想着要反攻夺回这座城市。

    总之附近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要拿着自家的产出,来拿撒勒这边赶集。

    虽然说这年头黎凡特也有丝绸产出,但大多数农民所能整出来的布,还是以麻布为主。

    除了那点粗布,则就是一些蔬菜、木器、陶器之类,自然也少不了鸡鸭等禽类。

    12世纪这年头,说穷归穷,但黎凡特这地方,手工业发达,城市的消费能力还算不错,别管农民们吃不吃得起肉,城里人倒是真能沾点荤腥。

    迪米特里便是农民中的一员,小心翼翼提着一篮子鸡蛋,纵然其中垫了许多稻草,也担心磕了碰了碎了几个,那都是心疼好久。

    要晓得,这些鸡蛋那可是他自家都舍不得吃,是要来拿撒勒城里卖了,好有点钱,能去买点针线。

    清晨的阳光,从屋檐上落下,洒在迪米特里身上,在他的身旁,则是许多与他一样的农民。

    鸡鸭不时叫上几声,显得有些喧嚣。

    在中世纪,虽然不同地区之间的物价差异显得极大,不同时代的物价差异更是难以比较。

    但对于一个迪米特里这样的农民而言,他的生活就仿佛是凝滞在琥珀中一样。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其实都有定数。

    自己这一筐鸡蛋能换多少铜子,凑上只鸡,又能换枚迪拉姆银。

    再然后,这些钱币就能拿去买点针线,去扯点粗布,又或者给教堂捐上两枚求个心安。

    总之,这都是早已固定的,出生的时候是这样,长大的时候是这样,未来也该是这样。

    然而当迪米特里总算是挤到集市上,专收鸡鸭的铺子前时,就听到了不得了的消息。

    “鸡蛋三个铜子一个,鸭蛋四个铜子一个,一只鸡买不到一银迪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