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吾父耶和华 >
    
字排开,附近十来个村都出了人壮声势,硬生生把拿撒勒城门给围了几圈。

    逼着突厥人领主,对着《古兰经》发誓,要延续耶路撒冷王国的税款额度,绝不加税。

    中世纪其实有一个特点,征税的时候说是收5成、4成,但实质上很多时候又都有蹊跷。

    毕竟这领主哪能知道一个村到底种出来多少粮食。

    因此除去那种真不怕激起民愤,面对农民起义的领主(如雷纳德),大多数的西欧封建领主,其实是愿意遵循封建契约的。

    在那些契约中,不论有没有实物存在,往往并非直接约定要缴纳几成税,而是确定一个固定的份额。

    比如某某村庄,按照某年的4成计算,大致上是要缴个5万磅粮食,那么这就定下来了。

    不论具体缴纳了多少,契约上还真就是这个数。

    由于近几年战争的破坏,巴勒斯坦大多数村庄,其实已经没法按照当初和“十字军”领主签订的契约缴纳贡税了。

    亚历克斯带着那几百号兄弟,只是要求突厥人领主别来加税,但同时还确保了按质按量缴纳,因此突厥人其实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而要知道,周围那些包税人,别管嘴巴上说着如何如何,真到缴税的时候,就是把他们杀了,其实也榨不出什么油水。

    农民们是真没东西可以抢了啊!

    就算是抓了农民去当奴隶卖,其实也卖不出钱。

    毕竟这在打仗嘛,大马士革的奴隶市场,早就供大于求,价格猛跌……

    这种情况下,能按时缴纳赋税,手里还有武力能“镇压”农民的希腊人兄弟会,这伙土匪,就显得格外亮眼,业绩能力格外突出。

    拿撒勒的突厥人领主,甚至想过要不要再帮亚历克斯升升官,干脆把周围的几个包税区兼并得了,如此一来也能省心不少。

    而亚历克斯他们一伙,之所以能做到稳定缴税之余,还能让村民气色不错。

    重点就在于查尔斯帕拉丁所推广的许多农业技术,使得塔山附近的农村生产力进步了不少。

    虽然要交的税额没降低,但总量终究是上去了,大家也能喘口气。

    原先的近乎五成税,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也在不知不觉间,变成只相当于三成不到的税了。

    亚历克斯穿过班迪村,在养殖场附近见到了查尔斯。

    现如今的查尔斯真真就是一位农民,皮肤黝黑手上大量的老茧,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硬朗,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