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吾父耶和华 >
    
    【如果你知道其艺术的话,将七份硝石、五份嫩榛树枝和五份硫磺放在一起,你将可以造出雷鸣与毁灭。】

    ——《论艺术和自然的奇伟力量》

    作者:英国修士罗杰·培根,于1242年左右撰写。

    ……

    虽然盖里斯说是要去试了才知道。

    但思前想后,盖里斯还是放弃了往炮膛里装填完美配方黑火药的想法。

    转而又去花费了些日子,带着马尔万,以及一些信得过的帕拉丁,把栗色火药给整了出来。

    与黑火药不同,栗色火药采用的是碳化不充分的木炭,其燃烧速度慢,相较而言不容易炸膛,换句话说就是可以用作大倍径火炮的发射药。

    倍径是以炮管的长度除以炮口直径之后取最接近的整数而得,在标示上有会与英文字母L一起出现,意思是长度。譬如,40mm/70或者是40mm/L70,后面的70都代表炮管的长度是火炮口径的70倍左右。

    炮弹在炮管内受到推进药产生的气体作用时间愈长,炮口初速便愈高,能量愈大,弹道也较为平直。

    基本原理就是火药爆炸空气受热膨胀,长炮管空气对炮弹做功多,炮弹动能也越大。

    理论上,在同口径同装药情况下,倍径越大,炮弹威力便愈强,当然也就越容易炸膛。

    采用不易炸膛的栗色火药,那么就能在提高火炮轻便性的同时,加大倍径从而提高威力,甚至于还能节省用料。

    甚至于栗色火药被英国皇家海军给一直用到了19世纪。

    当然,与后世为了提高火炮威力,采用栗色火药的情况不同,盖里斯之所以要整栗色火药,主要还是担心锻铁桶炮这玩意质量太差。

    毕竟这种方式的得到的炮管,整体强度不够。

    就在萨拉丁放巴利安走进耶路撒冷城的当天。

    在外约旦这片高原上,盖里斯领着众人,来到了距离阿尔哈迪镇相当远的位置。

    现如今,他脚下的土地略有些松软,因前不久,这曾下过一点小雨,但却不足以驱散这里的暑意。

    远方的崎岖的山脉如同大地的脊骨,横亘在苍穹之下。

    干燥的空气中透着丝丝热浪,使那山脉在视野中仿佛浮动不定。

    风从北方吹来,卷起细小的沙尘,这里辽阔无垠,远离人世。

    盖里斯特地挑了周二这一天,来试验火炮。

    因为今天是是火曜日,是战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