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萧詧为梁国皇帝,整顿部队凯旋而归。”

    ““宇文泰亲自到他的第宅,和于谨饮宴笑谈极为欢洽。”

    “赏赐于谨奴婢一千口,还有南梁的宝物,以及金石丝竹乐一部,另外加封新野郡公,食邑二千户。”

    “于谨坚决推辞,宇文泰不准许。”

    “叉命乐官作了十首《常山公平梁歌》,叫乐工歌唱。”

    “于谨自认为长期掌握权势,地位声望隆重,功名既已建立,情愿保住悠闲的生活,就把他所乘的骏马和所穿的销甲等献上。”

    “西魏恭帝三年正月,六官制度建立,于谨任大司徒。”

    “西魏恭帝三年十月,宇文泰去世,宇文泰世子宇文觉还幼小,中山公宇文护虽然接受了宇文泰的临终遗托。”

    “但名望地位向来低下,各位王公大臣们都图谋执掌朝政,没有谁肯顺服他。”

    “宇文护很是担忧,私下找于谨请教。”

    “王公大臣们受到于谨的逼迫,也跟着跪拜了两次,因此大家的意见才确定下来。”

    “北周孝闵帝元年,宇文护拥立宇文觉为帝,建立北周,史称孝闵帝,于谨被进封为燕国公,食邑一万户。”

    “升任太傅、大宗伯,和李弼、侯莫陈崇等人参议朝政。”

    “到贺兰祥讨伐吐谷浑时,于谨遥领军队,教授策略。”

    “保定二年,于谨因年老,上表请求辞去官职。”

    “周武帝前往大学为他馈食。三老入门,周武帝在大门和屏风之间迎拜,三老回拜。”

    “有关官员在中楹设置三老的席位,面向南方。”

    “太师、晋国公宇文护登上台阶,在席前设置几案。”

    “三老入席,向南紧靠几案坐下,以老师的身份自居。”

    “大司寇、楚国公豆卢宁登上台阶,把于谨的木屐放正。”

    “周武帝登上台阶,站在画着斧头的屏风之前,面向西方。”

    “有关官员递上菜饭,周武帝跪着摆设酱碟,亲自卷袖露臂切肉。”

    “三老进食完后,周武帝又亲自跪着递送漱口的酒。”

    “有关官员撤掉了筵席。周武帝面向北面站立着向于谨请教治国之道。”

    “保定四年,晋公宇文护出兵东伐北齐,于谨当时已经因年老病倒,宇文护因为他是宿将旧臣,仍请求他一同前往,在军事战略上请教他。”

    “大军回来,赐给他钟磬一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