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岁。”

    “兰陵王高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即使得到一瓜数果,也必会同将士分享,所以深受将士爱戴。”

    “作为混乱时期的皇亲国戚,能够做到没有架子、与将士同甘共苦十分难得。”

    “同时他为人宽宏大量,不计前嫌。”

    “因其任瀛洲刺史之时,随行参军阳士深上表检举其贪污之事,令长恭免官。”

    “后征讨定阳之时,阳士深也在军中,害怕受到报复,长恭为避免其过于忧虑。”

    “于是找了个小借口,杖责其一十军棍使之安心。”

    “一次上朝归来之时,仆从仅剩一人,其余不知所踪,长恭一人独归府邸,对擅自离开的仆人未加惩罚。”

    “武成帝赞赏其战功,命贾护为其买妾二十人,兰陵王却只接受其中一人。”

    “在其临死之前,他将所持的大量债券都付之一炬。”

    “即使是对自己的政敌,兰陵王高长恭也做到了宽厚以待,对待下人,也宽厚仁慈。”

    白居易:北周赴突厥之约发兵二十万攻打北齐,洛阳危急,北齐武成帝高湛派兰陵王高长恭和大将军斛律光救援洛阳。

    但北周兵力太盛,高长恭和斛律光也不敢直接与北周军对上,于是高湛又召并州刺史段韶驰援洛阳。

    等段韶到达洛阳,观察北周军形势,领左军与兰陵王的中军和斛律光的右军对上北周军。

    不得不说,这三人一联合,真的可抵千军万马。

    北齐军且战且退诱敌深入,兰陵王高长恭领五百骑兵冲出北周军的包围圈,到了金墉城下。

    当时,金墉城上的将士不认识甲胄在身的高长恭,自然不会响应高长恭。

    于是高长恭脱下甲胄露出自己的面孔,城上的人才知道是兰陵王来了。

    于是派了弓箭手配合高长恭,金墉城得以解围。

    这一战,北周军惨败,北齐大胜,武成帝高湛亲自到洛阳犒劳将士。

    而兰陵王高长恭也在这一战中一战成名,将士们甚至为高长恭专门作《兰陵王入阵曲》。

    高长恭是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之子,所以对于高长恭来说,北齐的国事就是自己的家事,而对于自己的家事,不管危险不危险,不用想,直接上。

    彼时的高长恭热血沸腾,在国难面前,满心赤诚的他不惧危险,迎难而上。

    相信两人在有这一段对话时,彼此都是赤城的,高纬对高长恭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