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已杜荀鹤只能回老家了,过起了半耕半读的隐居生活。”

    “世道不公,他内心很难平静。”

    “在这样的心情之下他写了这首诗《小松》,借物言志。”

    “表达他迟早会出人头地,让人刮目相看的理想。”

    “杜荀鹤描述小松尽管幼小,但仍保持其高洁和坚韧的特质,深信它终将茁壮成长。”

    “他的这番话中,既有自我鼓励的意味,也隐含着对那些轻视他的人的回应。”

    “尽管经历挫折,杜荀鹤仍未放弃仕途的梦想。”

    “由于当时藩镇力量强大,众多晚唐文人只能前往各藩镇试图谋求一番事业。”

    “黄巢之乱后,杜荀鹤决然前往大梁,期望得到当时权势显赫的梁王朱温的接纳。”

    “得幸,他成功获得梁王的接见。”

    “并因梁王的推荐在公元891年获得进士及第,时年已46岁。”

    “尽管晚来的荣誉,但至少证明了他的坚持并非徒劳。”

    “然而,遗憾的是,杜荀鹤在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后不久便去世。”

    “这样充满波折的人生,仿佛预言了许多普通人可能会遭遇的命运。”

    “了解他的人生轨迹后,再次审视这首简练而深入人心的咏物诗,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

    “开头这句自小刺头深草里描写小松树刚长出来的那种状态、真是小的可怜。”

    “路边的野草都比它高,它被淹没在深深的草丛里。”

    “有时候它感到沮丧、感到失落,它看看那些高大的树木,曾经有一瞬羡慕他们。”

    “它们长得多高大挺拔啊,它们的枝条,自由自在的伸展、接受着阳光雨露。”

    辛弃疾:杜甫、杜牧、杜荀鹤都是大唐姓杜的大诗人,据传杜牧和杜荀鹤是父子关系。

    历史上有个传说,说杜荀鹤是大诗人杜牧的出妾之子,出妾之子是个委婉的说法。

    意思这个妾被婆家休了,孩子是离开婆家之后生的,言外之意就是杜荀鹤是个私生子。

    晚唐的社会环境非常动荡,黄巢起义动摇了唐朝的根基。

    虽然没有直接灭掉唐朝,但却间接的帮朱温拿下了天下。

    对黄巢起义的评价多为负面,滥杀无辜,民怨极大。

    他见黄巢攻入长安时乱象横生,毅然而然的背主弃黄,主动降唐。

    唐僖宗像是捞到救命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