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可打翻了慎夫人的醋瓶子,她大哭大闹不依不饶,坚决不入席。

    文帝也勃然大怒,竟然偕同慎夫人离席而去。

    博通礼仪的袁盎后来向文帝讲了好大一篇,尊卑有序方能上和下睦的大道理。

    并建议文帝宠幸慎夫人可多赐予财物,但不可废弃礼仪,文帝方才领悟。

    可以看出,在文帝时,窦老太日子并不好过。

    原因很简单,皇后虽说母仪天下,尊贵无比。

    但失去皇帝的恩宠,落草的凤凰不如鸡。

    但景帝继位后,情形大为改观,窦太后权力大增。

    景帝刘启是个大孝子,皇太后窦漪房的权力自然水涨船高。

    尊黄老之术,崇尚清静无为,与民生息的国策符合文景之时的国情。

    对蓄积民力、锻造财富起了积极作用,间接造就了文景之治。

    但同时,窦太后借对黄老之术的坚持。

    打击了一大批持有不同政见的人,大大强化了自己的权力。

    首先遭到打击的就是博士辕固生,此人仅仅因为藐视《老子》一书,就被窦太后丢到野猪圈中赤手空拳与野猪搏斗。

    要不是景帝出面保护而丢了一把剑给他,辕固生肯定要丢了性命。

    因为景帝的仁孝,终其一朝,偏属儒家的博士竟然全部具官待问。

    真是霸道,一人好恶,耽误了一代人。

    武帝前期与窦太皇太后的争论,与其说是意识之争,倒不如说是权力之争。

    此时的窦太后,相比景帝时,手握虎符,权势更为熏天。

    一直被打压的儒家学派,抓住汉武帝刘彻革旧鼎新的心理,所提出的推儒术等思想均触犯太皇太后的权威。

    而王臧、赵绾提出的绝奏事太后,更是直接向太皇太后的权威发起了挑战。

    所以老太太果断出手,先去卫绾之职。

    再召集诸侯老人,一举逼杀王臧、赵绾,革除支持刘彻的丞相窦婴。

    在这场争斗中,窦老太笑到了最后。

    刘彻终于明白,势太弱,事难成。

    他于是重读黄老,以退为进,寄情上林苑,整日射鹿逐兔。

    最终,打败窦老太的也并非刘彻,而是岁月。

    而后历史的画笔才交到汉武帝刘彻手中,他才得以大展拳脚,在中华史上浓墨重彩地绘就了一副寇可往,我亦可往的嚣张画卷。

    “窦氏尊崇黄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