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崔湜人到中年,力不从心,便找了自己的三个年轻俊秀的兄弟一起服侍上官婉儿。

    从此,上官婉儿不论走到哪儿,崔家兄弟四人都寸步不离陪伴在旁。

    为了在新势力中站稳脚跟,上官婉儿把武三思推荐给了韦后。

    武三思依靠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以张柬之为首的五王。

    不久太子李重俊派兵把武三思和其他党给杀了,并想将上官婉儿一并捉拿。

    不得已,上官婉儿跑到了韦后宫中谎称李重俊要造反,于是取得了两人的信任。

    随后,上官婉儿设计劝降了叛军。

    而太子李重俊被杀,上官婉儿依靠自己聪明才智再次站在巅峰。

    然而盛极而衰,李隆基发动政变,趁机处死了上官婉儿。

    一个风华绝代的才女,就这样香消玉殒。

    “其母郑氏去世后追谥为节义夫人,上官婉儿上表将自己的品级降为婕妤以示哀悼,不久之后恢复。”

    “李显派人又在上官婉儿居地修建园林,常引大臣宴乐其中。”

    “当时,宫禁宽疏,允许宫内官员任意出入。”

    “上官婉儿遂与一些宫官在宫外购筑宅第,经常与他们交接往来,有的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要职。”

    “中书侍郎崔湜就是因为与上官婉儿在外宅私通,后被引以为相的。”

    “不久,崔湜又在主持事宜时,多有违失。”

    “被御史李尚隐弹劾,以罪被贬外州司马。”

    “也因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为其申理,仍官复原职。”

    “710年,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依附太平公主。”

    “六月初二日,李显突然驾崩。”

    “韦皇后将兵马大权以及中央禁军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党羽和族人,朝政大权尽落韦氏之手。”

    “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

    “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

    “然而宰相宗楚客、韦温更改诏书,劝韦后效仿武则天。”

    “得到消息的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

    “唐隆元年,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

    “以禁军官兵攻入宫中,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所有韦后一党。”

    “在李隆基率军进入宫中时,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