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上官婉儿非常能干,而且对武则天非常迎奉。

    武则天很喜欢,经常让她帮助处理政事,堪称宰相。

    如果要考虑上官婉儿的婚姻,只有两种情况。

    一是把上官婉儿嫁出去,二是让上官婉儿嫁给皇帝。

    这两种情况武则天都不愿意看到,也就不提让上官婉儿嫁人的事情。

    “上官婉儿又向韦皇后推荐武三思,将武三思领进宫中。”

    “李显于是开始与武三思商议政事,张柬之等人从此都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

    “不久,武三思依靠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

    “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

    “上官婉儿又与其私通,并在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气愤不已。”

    “707年七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

    “矫诏发羽林军三百余人,杀武三思,并诛其亲党十余人。”

    “又引兵从肃章门斩关而入,叩击阁门搜捕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韦皇后处,并扬言太子造反。”

    “李显和韦皇后一时大怒,遂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

    “令右羽林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闭门自守,李重俊兵败被杀。”

    “但记载,上官婉儿曾四次向中宗进谏,反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

    “都没有得到唐中宗准许,最终以死相谏。”

    “喝毒药后,太医紧急救治,才得以保命。”

    “上官婉儿深得唐中宗李显、韦皇后信任,专秉内政。”

    “祖父一案也被平反,上官仪追赠中书令,上官庭芝追赠黄门侍郎。”

    “此后,上官婉儿经常劝说李显,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

    “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

    “每次都同时代替李显和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世人大多传诵唱和。”

    “对大臣所作之诗,李显又令她进行评定。”

    “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

    “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靡然成风。”

    “上官婉儿酷爱藏书,曾藏书万余卷,所藏之书均以香薰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