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救。”

    “穆桂英身手矫健,拿起飞刀便将铁头太岁斩杀,救下婆婆柴郡主。”

    “同时一面护着郡主及孩儿,一面带领部下继续破阵,直到孟良赶到会和一举杀败辽军回营。”

    “得胜回营后,见到公公元帅杨延昭,穆桂英对其细述阵中情况及郡主与孩儿的平安。”

    “杨延昭十分高兴,自此再没有了对穆桂英的偏见。”

    “而婆婆柴郡主所生之子则被取名为杨文广,与穆桂英十分亲近。”

    “杨延昭中计被困在了辽军阵中,杨宗保为了救父。”

    “派遣手下两位将军各率五千兵马分别从阵的左右两侧进攻,同时令穆桂英带领一万兵马从中间杀入阵中。”

    “杨宗保则亲自带领手下将军,在阵外负责接应。”

    “开战后,穆桂英一马当先,当先杀入阵中,与敌将辽国驸马交手几个回合。”

    “辽国驸马战败逃走被穆桂英拈弓搭箭,一箭射落马下,坠马而亡。”

    “穆桂英斩杀敌将,大挫辽军士气。”

    “而辽国公主看见丈夫危险时想来救援,却被将军用铁鞭打吐血,独自骑马逃走。”

    “而杨延昭听到外面作战的声音后,猜测是救兵,于是便率兵从内部突围。”

    “辽军被内外夹击,左右围攻,溃不成军,大败而逃,一举攻破白虎阵。”

    柳如是:杨家将十二寡妇西征,仅有一人得以善终,实在令人惋惜。

    穆桂英和杨宗保两人成婚之后,夫妻齐心,也算是屡建奇功,可战争的残酷不是仅凭他们两个就能够改变的。

    最终不仅是穆桂英与杨宗保天人永隔,杨家将中所有的挑大梁的男子全部都战死沙场。

    而遗孀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要为夫报仇,为大宋保家卫国。

    杨宗保其实并不是一遇上敌人之后就战死的,当时的杨宗保先是被敌军俘虏。

    此时的穆桂英跪求佘太君营救自己的丈夫,佘太君原本不愿让穆桂英去冒险。

    因为佘太君知道,敌人将杨宗保俘虏而不是直接斩杀,为的就是要挟杨家和大宋。

    若杨家派人去救,势必会受到敌军的伏击,到时候敌军很可能会对杨家赶尽杀绝。

    但若不救,将士们必定寒心,行军打仗最怕的就是人心不齐。

    一旦军心涣散,就算战力再强也不堪一击。

    穆桂英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可被俘不仅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