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而吴承恩这个人比较正直阔达,于是两人相处极不融洽。”

    “最开始上司还没有想动吴承恩的意思,这也是因为吴承恩背后的朋友不少是达官贵人。”

    “但吴承恩看不惯这个长官嚣张跋扈,俩人经常吵架。”

    “这也让他的长官十分的气愤,发誓要把吴承恩给整下去,这就有了诬告事件。”

    “吴承恩听到这种无稽之谈的诬告,气的肺都要炸开了。”

    “文人最在乎自己的节操,当时别人把一件无中生有的事讲的是那么冠冕堂皇。”

    曹雪芹:从讽刺的角度看《西游记》,吴承恩可能会得罪所有人。

    《西游记》备受世人喜爱,在他看来,《西游记》是一部讽刺。

    一方面,《西游记》是讽刺佛家的。

    因为佛家有很多妖怪,或是下界作乱,或是下界吃人,但最后却不受惩罚。

    像如来的舅舅大鹏鸟,一口吃光了狮驼国所有的人,罪恶如此深重。

    最后一点事没有,还得如来允诺,以后众生供奉先让大鹏吃。

    观音菩萨的宠物鲤鱼精,在陈家庄每年要吃两个童男童女。

    最后孙悟空找到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二话不说,直接去用篮子把鲤鱼收了。

    当时菩萨就要走,还是孙悟空让菩萨现身,让老百姓拜的。

    宠物吃了那么多孩子,老百姓依然还要拜菩萨,真是讽刺。

    另一方面,《西游记》是讽刺道家的。

    因为西天路上的妖怪,很多都和道家有关。

    寿星的坐骑白鹿精和狐狸精联手,欺骗比丘国王,差点害死一千多个小孩儿。

    可是到头来,寿星来了就带走,对白鹿精一点惩罚都没有。

    寿星还感慨自己来得及时,不然白鹿精就被孙悟空打死了。

    这话说得颇为溺爱,可惜都没给比丘国百姓道个歉。

    再一方面,《西游记》是讽刺皇帝权贵的。

    因为有些国王犯错,不把老百姓当人看。

    比如灭法国国王,杀了那么多和尚,最后屁事没有。

    只是国家的名字改了一下,但还是做国王。

    乌鸡国国王,对文殊菩萨所变的和尚不尊重。

    因为被文殊菩萨变化的和尚难住了,国王直接把和尚放御水河里泡三天。

    乌鸡国国王虽然被惩罚,但后来还是做了国王。

    比丘国国王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