呻吟声,停下来前去探视。”

    “告知刚才经过的地方有个卖饼的店铺,那里有蒜泥调和的酸醋,买三升让他喝下,病自然就好了。”

    “病人喝下酸醋后,立即吐出一条长条形的寄生虫。”

    “他们把它悬挂在车架上,赶着车去拜谢华佗。”

    “那时华佗还未回家,家中的孩子在门口玩耍。”

    “孩子一看见来人车旁边挂的东西,就知道来人碰到了华佗。”

    “那位病人进屋后,看见华佗家里的北墙上悬挂着几十条这样的长条形寄生虫。”

    “有一个郡太守生病了,华佗认为必须让此人大发怒气才能痊愈。”

    “于是要了太守很多财物却不给他治病,还偷跑了,跑下还留下一封信把太守痛骂了一顿。”

    “太守勃然大怒,命令下人追杀华佗。”

    “太守的儿子知道内情,拦住下人不准去追杀。”

    “太守一时间愤怒到极点,猛地吐出几升黑血,病也就好了。”

    “广陵郡太守陈登时常感到胸口烦闷,面色发红,不思饮食。”

    “华佗诊脉后,发现是太守经常吃生腥食物,食物中的寄生虫聚集在胃里结成了肿毒。”

    “随即煎好二升汤药,让陈登先服一升,过一会儿再喝下剩下的一升。”

    “大约过了一顿饭的工夫,陈登吐出了三升多的虫子。”

    “吐出来后,陈登顿时感到轻松了。”

    “但华佗又说这病三年后还会复发,只有遇上好的医者才能治好。”

    “三年后,陈登果然再次发病。”

    “可惜华佗不在,陈登不治而亡。”

    “军中官吏李成咳嗽不止,昼夜无法入睡,还不时咳出脓血。”

    “他向华佗求救,华佗确诊得的是肠痈,咳吐出的脓血并不是来自肺部。”

    “开两份药剂,服用后会吐出二升多脓血。”

    “然后慢慢调养,一个月后便可以慢慢行动。”

    “再好生休养,一年后便能恢复健康。”

    “十八年之后若有轻微复发,继续服用此药剂,很快便会痊愈。”

    “但如果到时不服此药,还是会有性命之忧。”

    “五六年后,李成的亲戚得了同样的病。”

    “李成于心不忍,把剩下的药剂交给了亲戚。”

    “亲戚康复之后,特意到华佗的家乡去求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