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决定前往购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突然间,一场暴雨如注而至。”

    “人们惊恐的躲避,唯独苏东坡没有退缩。”

    “雨过天晴之际,苏东坡浑身湿透,悠然吟唱起《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夜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笑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如同定风波中所言,他将世事的风雨沧桑,草木的万千变化都纳入自己的生命。”

    “正是那些痛苦和折磨,让他领悟到也无风雨也无晴之中的喜悦。”

    “公元1082年,苏东坡在赤壁前面对惊涛拍岸的江水,写下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东坡悟出了万物运行变化的奥秘,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终究只是历史一个过客而已。”

    “当年初入汴京,苏东坡无意于词的创作。”

    “在他看来,唯有帮助圣上成为明君的策论,才是文章的正道。”

    “如今的他逐渐意识到,词不是为朝廷为帝王写的,而是为心。”

    “公元1084年,就在苏东坡把黄州当做自己的故乡,决心做个安然的农夫时。”

    “他的命运再一次发生转折,他收到了调离黄州的一纸诏令。”

    “黄州这个地方,承载了他生命中的喜怒哀乐。”

    “以后,每当他面临政敌的迫害和痛苦无解之时,他都会回忆起黄州。”

    “苏东坡辞别了黄州,途经金陵时,拜访了多年隐居的王安石。”

    “尽管王安石曾掌权,却饱受命运的坎坷。”

    “他经历了亲信的背叛,变法的挫折,以及又经历了丧子之痛。”

    “最终选择了归隐金陵,从此不问世事。”

    “两人在金陵相会,共同吟诗作对,探讨佛法。”

    “过去的分歧已经成为过眼云烟,这次相聚成为苏东坡在流离困顿中难得的愉快时光。”

    “艺术的交流,不知不觉的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分别时,王安石感慨称赞苏东坡。”

    “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