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曹操走上了辅佐之臣的道路,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或许荀彧从未想过自己提出的奉天子以令诸侯的主张,最终却形成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

    “袁绍更加骄傲,于是写信给曹操,内容荒谬傲慢。”

    “曹操看过后大怒,诸将都认为是败于张绣的缘故。”

    “只有荀彧看出了曹操是因为别的事情在忧虑,于是问曹操原因。”

    “曹操将书信给荀彧看,并对他说道,想去攻打袁绍这个不义之人。”

    “但是现在的力量又打不过他,应该怎么办?”

    “荀彧说,自古以来,如果却有才干,即使弱小也必定会变得强大。”

    “但如果没有才干的话,即使现在强大,也会变得弱小。”

    “从刘邦、项羽的存亡中,就可以看出这个道理。”

    “袁绍此人表面对人宽和,但实际却嫉贤妒能,此为度量。”

    “且做事犹豫不决,此为谋略。”

    “治军纪律松弛,兵众虽多,却难以发挥作用,此为用兵。”

    “而且袁绍世代高官,名门望族,喜欢沽名钓誉,此为德行。”

    “而将军无论在度量、谋略、用兵、德行上都超过了他,即使他现在强大又有什么用。”

    “并建议先安抚关中的韩遂和马超等人,而关西的事情可以交给钟繇去办。”

    “这样就可以放心的先攻取吕布,而后再图谋袁绍。”

    赵匡胤:荀彧一心向汉,要是能投奔刘备,或许历史的轨迹会大不相同。

    荀彧身在曹营心在汉,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当初荀彧为了躲避兵祸,搬到袁绍的地盘去住。

    袁绍看见荀彧来,非常高兴,亲自前去拜访他,待他如上宾。

    可是,荀彧认为袁绍无法帮助汉朝统一天下。

    因此就趁早离开了袁绍,前往投奔能帮助汉朝统一天下的曹操。

    其二便是当荀彧在投奔曹操以后,给曹操提的最重要的建议,就是劝曹操迎奉天子。

    曹操因此把汉献帝迎接过来,但曹操想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过,荀彧提出这条主张的时候,确实是为了让曹操以令诸侯,但并不是让曹操挟天子。

    而是真正把天子保护起来,免得汉献帝再遭遇董卓那样的人的危害。

    保护起来后,再让曹操帮助汉天子打天下,最终实现全国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