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西面,你就总管东面的事情。”
“于是司马懿留镇许昌,由此可见曹丕对司马懿是何等的信任。”
“公元226年,曹丕病重,临终前令司马懿与曹真、陈群辅政。”
“并告诉太子曹叡,这里的三位忠臣伱一定不要怀疑他们。”
“曹叡即位后,改封司马懿为舞阳侯。”
“孙权得知魏文帝去世后,出兵攻魏,命诸葛瑾、张霸兵分两路进攻襄阳,自己率军进攻江夏。”
“司马懿击退了孙权,又击败诸葛瑾,并斩杀张霸,斩首千余级后升任骠骑将军。”
“公元227年,魏明帝曹叡命司马懿驻扎宛城。”
“当初蜀将孟达降魏时,魏待其甚厚,司马懿认为他言行不一不可信任。”
“但曹叡不听,任命孟达领新城太守。”
“诸葛亮暗中与之联络,但为了早些让孟达反叛,知道魏兴太守申仪和孟达有矛盾后,便派人到申仪处诈降,并有意泄露孟达将要反叛的事。”
“孟达听闻事情泄露,准备马上起兵。”
“司马懿得知此事后,怕他突然发难,于是给他去信,详加安慰。”
“孟达得信大喜,犹豫不决。”
“司马懿则暗中进军,亲自率军日夜兼程前去讨伐孟达。”
“八天抵达新城城下,吴、蜀派出援兵解救孟达,被司马懿部拦阻于西城的安桥、木兰塞等地。”
“此前诸葛亮曾告诫孟达加紧防范,但孟达认为司马懿所在的皖城和洛阳相距八百里,离自己一千二百里。”
“他们听闻自己起兵,上表天子,来回路程要一个月。”
“那时候自己早已做好了准备,却没想到司马懿只用了八天就兵临城下。”
“而后司马懿兵分八路攻城,仅十六天,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
“魏军入城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
“司马懿回军,仍驻皖城,奖劝农桑,禁止浪费。”
司马懿:天下之大,却没有我的藏身之地。
此刻的他,由于早已经暴露,不得不带着一家老小四处逃亡。
他尽管是有取而代之的雄心壮志,但也仅仅只是一个想法而已,远远没有到付诸实践的地步。
曹家的三代君主都是英明的,他哪怕想要搞小动作也不敢。
甚至他都已经放弃了心中的雄
“我在西面,你就总管东面的事情。”
“于是司马懿留镇许昌,由此可见曹丕对司马懿是何等的信任。”
“公元226年,曹丕病重,临终前令司马懿与曹真、陈群辅政。”
“并告诉太子曹叡,这里的三位忠臣伱一定不要怀疑他们。”
“曹叡即位后,改封司马懿为舞阳侯。”
“孙权得知魏文帝去世后,出兵攻魏,命诸葛瑾、张霸兵分两路进攻襄阳,自己率军进攻江夏。”
“司马懿击退了孙权,又击败诸葛瑾,并斩杀张霸,斩首千余级后升任骠骑将军。”
“公元227年,魏明帝曹叡命司马懿驻扎宛城。”
“当初蜀将孟达降魏时,魏待其甚厚,司马懿认为他言行不一不可信任。”
“但曹叡不听,任命孟达领新城太守。”
“诸葛亮暗中与之联络,但为了早些让孟达反叛,知道魏兴太守申仪和孟达有矛盾后,便派人到申仪处诈降,并有意泄露孟达将要反叛的事。”
“孟达听闻事情泄露,准备马上起兵。”
“司马懿得知此事后,怕他突然发难,于是给他去信,详加安慰。”
“孟达得信大喜,犹豫不决。”
“司马懿则暗中进军,亲自率军日夜兼程前去讨伐孟达。”
“八天抵达新城城下,吴、蜀派出援兵解救孟达,被司马懿部拦阻于西城的安桥、木兰塞等地。”
“此前诸葛亮曾告诫孟达加紧防范,但孟达认为司马懿所在的皖城和洛阳相距八百里,离自己一千二百里。”
“他们听闻自己起兵,上表天子,来回路程要一个月。”
“那时候自己早已做好了准备,却没想到司马懿只用了八天就兵临城下。”
“而后司马懿兵分八路攻城,仅十六天,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
“魏军入城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
“司马懿回军,仍驻皖城,奖劝农桑,禁止浪费。”
司马懿:天下之大,却没有我的藏身之地。
此刻的他,由于早已经暴露,不得不带着一家老小四处逃亡。
他尽管是有取而代之的雄心壮志,但也仅仅只是一个想法而已,远远没有到付诸实践的地步。
曹家的三代君主都是英明的,他哪怕想要搞小动作也不敢。
甚至他都已经放弃了心中的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