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见江浙联手,便把齐、孙分别处理,授予孙传芳恪威上将军勋位,还派人给孙传芳送去珍宝。”

    “孙传芳获利颇多,加之他本来也不想对抗张作霖和段祺瑞,便转变了态度,宣布中立。”

    “没了孙传芳的支持,齐燮元陷人孤立。”

    “1925年1月,奉军张宗昌部和皖系卢永祥部南下。”

    “由于张宗昌早年在江苏当过师长,江苏本地武装见到混世魔王来了。”

    “要么投降,要么让路,要么仓皇出逃。”

    “一时间,齐燮元沦为光杆司令,被迫下野,流亡日本。”

    张作霖:从始至终,我奉行的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战略方针。

    他能从蜗居东北的奉系小军阀,成为直奉大战最后的胜利者,多亏了这种战略方针。

    有足够的实力,自然毫不客气的抢地盘,快速的扩张自己的势力。

    可要是实力不允许,那他就选择低调,让其他势力打生打死,他在背后坐收渔翁之利。

    如今看来,他的这套战略方针非常的成功,取得了很不错的战果。

    虽然在直奉战争中胜利了,致使他奉系的势力范围一举达到了巅峰。

    但他丝毫高兴不起来,反而内心有着深深的担忧。

    原因很简单,奉系阶段是北洋时期最后的阶段,再后面就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这也就意味着自己最后还是败了,而胜利者则是南京的国民党。

    “江苏和安徽是连着的,江苏被拿下,安徽自然也被收入囊中。”

    “至此,奉系势力由山海关一路延伸到了长江下游。”

    “1924年12月31日,孙中山经日本辗转抵达北京。”

    “当天的前门车站外,约有30万北京市民集聚欢迎,可谓人山人海。”

    “孙中山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冯玉祥的话语权。”

    “不过还没等孙中山有所作为,他就因癌症病倒了。”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

    “孙先生逝世后,国民党内部很快就因为左右之争陷入混乱。”

    “见形势有利,张作霖联合段祺瑞又把冯玉祥踢出北京,撵到了张家口。”

    “张作霖、段祺瑞这次出手合理合法,因为当时冯玉祥的正式职务是西北边防屯垦督办。”

    “一个本该在张家口办公的西北督办,成天在北京待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