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袁世凯到南下就职。”

    “南方代表都来了,你袁世凯还好意思窝着不动吗?”

    袁世凯:我又不是三岁小孩,怎么可能放弃大好优势跑去南京上任呢?

    他的势力范围在北方,尤其是京城是他的根据地。

    唯有在京城就任民国大总统,他才能安心,不用担心孙中山搞些小动作。

    他要是傻乎乎的跑去南京,在孙中山的大本营,他会受到掣肘。

    甚至情况再糟糕一些,他很有可能被孙中山发动的政变赶下台。

    到了那个时候,他再后悔也晚了。

    倒也不是他杞人忧天,而是孙中山此举就有这种把他赶下台的意思。

    要不然孙中山明明知道都城在北京,为什么还要让他去南京就任大总统呢!

    所以面对孙中山的阳谋,他唯有主动出击,要求把中华民国的都城依旧定为北京。

    别看孙中山使出了杀手锏,他同样有应对之策。

    只要孙中山的人来了北京,他布的局也就可以收网了。

    总之就是秉持一个原则,他要在北京就任大总统。

    “但就在蔡元培与袁世凯会晤的当天晚上,北京爆发了兵变。”

    “曹锟指挥的北洋第三镇士兵炸开朝阳门,在北京城内大肆纵火劫掠。”

    “有几个士兵甚至还闯入了蔡元培等人的下榻之处,舞刀弄枪进行威胁。”

    “南方代表都是文化人,哪见过这阵势,当即吓得头冒冷汗,立刻就想走人。”

    “而各国大使馆的驻军一看这阵势也是纷纷戒严,表示袁世凯不能去南京,必须要留在北京镇场子。”

    “如若不然,西方各国政府将不承认民国政府的合法性。”

    “眼瞅着事情闹大,袁世凯出面弹压。”

    “然后,兵变就被袁世凯光速解决,北京街面又恢复安宁。”

    “待平息事件后,袁世凯表示,不是我不肯南下,只是目前的局面你们也看到了,实在是没办法。”

    “与此同时,北洋将领也联名通电全国,表示如果袁世凯走了,他们无法保证北京不会再有类似兵变发生。”

    “关于这场兵变是由谁主使的,目前不得而知。”

    “按照革命党人的说法,袁世凯就是幕后主使。”

    “但也有革命党人认为不是,比如徐永昌的回忆录中就说,这事与袁世凯无关。”

    “不管谁主使的,既然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