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洪秀全开始把自己要当天王的这套理论向村里的人讲述,村里的人们都以为他又疯了。”
“但他却说服了他的堂弟,名叫洪仁玕和远方亲戚冯云山。”
“冯云山是一名天才的组织家和宣传家,于是洪秀全和冯云山创立了拜上帝会。”
“洪秀全自称上帝的次子,正式开始秘密的传教活动。”
李隆基:朕要是没记错的话,就是这个洪秀全上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他对这个洪秀全的印象很深刻,之前天幕有播放过关于落榜生的视频。
这个洪秀全参加科举考试落榜,最终选择造反,在中华大地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
他之所以对洪秀全的事迹这么印象深刻,主要是洪秀全和黄巢的经历一样。
大唐末年的黄巢参加科举考试,最后也是落榜,回家之后就造反了。
他算是发现了,这些读书人一旦没有考中就会怨恨世道不公,选择用极端的方式报复。
他对洪秀全造反倒是不感兴趣,现在考虑的是怎么避免黄巢的出现。
可他思索片刻,无奈的发现这个问题是无解的,他不管怎么做也影响不了子孙后代。
除非大唐一直处于盛世,老百姓安居乐业,才不会出现农民造反。
可好像这一点极难做到,月有阴晴圆缺是世间真理,想要大唐盛世万古长存也不可能。
“为了彻底向曾经的科举考试决裂,洪秀全宣称天下独一真神是皇上帝,其他都是邪神,必须全部捣毁。”
“两人首先决定,拿私塾里的孔子牌位开刀。”
“一次上课时,洪秀全在众目睽睽之下,砸掉了私塾中供奉的孔子牌位。”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行为激起了强烈的反应,学生们纷纷从私塾退学。”
“洪秀全也因此丢掉了私塾老师这一工作,而且在家里也没有招到什么信徒。”
“1844年春天,洪秀全和冯云山被迫前往广西谋生和传教。”
“在中华历史上,北方中原地区的人民,因为战争和政治原因,曾经有过几次大规模的南迁运动,大量中原地区的人南迁到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
“这些客居异乡的人群,保持着原来的方言、生活习惯和习俗,还保留着中原地区的生活传统,因此被称为客家人。”
“作为当地的外来人口的客家人,不可避免的在选择居住地和占有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