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后又反目作乱,献帝被迫迁都洛阳。

    破吕布之后,曹操采纳荀彧建议,兵发洛阳,讨伐李傕、郭汜。】

    《现在这个情况就是谁拿徐州,曹老板就干谁》

    《刘备人格魅力没的说,孔融被困第一个想到刘备,陶谦临死让徐州》

    《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刘备三让徐州都不接受,明明心里很想要,多少有些虚伪了》

    《历史上陶谦这个是真的想让,刘备推脱一二接了便是,荆州刘表则是试探》

    《一辈子的仁义,被现在人说假仁假义》

    《说刘备假正义的也太蠢了吧,刘备这种抱着和徐州同死的救援居然还假正义?》

    李世民:三让徐州并不能证明刘备虚伪,谦让徐州到未必是什么装模作样。

    看到后世有人认为刘备假模假样,他是不赞同的。

    刘备是被孔融请来的救兵,得知孔融知道自己名字的时候非常惊讶,而且非常守信用带领几千人马去救徐州。

    刘备得知孔融对自己的重视,完全是对自我仁义要求的体现。

    虽然刘备最后说自己不读书,却说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时候,就可以看出刘备有着真性情并心怀仁义的本性,这些都是装不出来的。

    而且那个时候刘备也没必要装模作样,毕竟那时的徐州基本上是个烫手山芋。

    因为曹操马上就要铺天盖地的杀过来,谁拿徐州就得挨干。

    且徐州一马平川,四战之地很难防守。

    刘备再仁义也是要为自己做考虑的,知道拿了徐州就倒霉。

    而陶谦知道不赶紧送给刘备这个老好人,徐州就成白地了。

    奈何陶谦死得好,强行把刘备留住了,刘备的品格也确实是被大众承认的,知道后事托给刘备靠谱。

    刘备:三让才拿徐州,也是有我个人的考虑。

    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拿下徐州,而是等着三让才拿徐州。

    那是因为第一次让徐州时,他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手上既没有可以成气候的嫡系军队,也没有与在徐州的任何势力有接触。

    东汉末年豪强林立,就连曹操和孙权也不得不对地主豪强或是打压或是妥协,他要是直接接手徐州等于什么也拿不到。

    第二次也是,还没来得及和徐州内部错综复杂的势力搞成关系。

    这时候接受不比第一次稳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