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农业社会,发展经济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人口。”

    “隋末战乱,北方突厥掳去大量汉人。”

    “同时,不少汉人为避乱而纷纷北逃,导致人口锐减。”

    “唐高祖武德年间,全国人口仅存二百余万户,不及隋朝鼎盛时的四分之一。”

    “李世民即位后,马上意识到人口严重缺乏的问题,迅速增加人口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为了稳固住汉人人口,李世民还规定,男二十女十五为法定结婚年龄。”

    “生男丁的家庭则予以适当奖励,无能力娶妻者朝廷给予帮助。”

    “李世民还把婚姻及人口增加情况纳入对地方官吏的考核指标,作为升降的参考。”

    “到了李世民之子唐高宗李治即位之初的永徽三年,全国登记的户数达三百八十万户,人口近两千万,比武德年间增加了近一倍。”

    “人口是维系一个政权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检验治国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人口增加近一倍,可见李世民抚民以静的政策带来的效果十分明显。”

    “贞观四年,关中农业丰收,流散人口纷纷回乡。”

    “贞观六、七年,风调雨顺,广大山东地区一改昔日残破面貌。”

    “贞观八年、九年、十三年一直到十六年,又是丰收年成。”

    魏征:人口严重不足,增加老百姓人口是当务之急。

    他之前从洛阳向东出发,一直到东海边,一路上根本就看不到几个人,可见人口匮乏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要是有人从洛阳去往山东,那必须自带干粮。

    因为一路上就碰不到多少人家,根本就不能得到干粮的补充。

    隋末战乱结束之后,当时的经济已经被破坏到及其严重的地步。

    朱棣:当时贞观年间老百姓数量严重不足,李世民为了鼓励人口的增殖,为了鼓励多生孩子,下过不少圣旨。

    他记得有一个就是鼓励寡妇再嫁,这个争议性很大。

    毕竟在伦理道德中,寡妇是要守节的,根本就不能再嫁。

    可李世民为了人口的繁殖,强行要求寡妇再嫁。

    还有一个就是向突厥赎回汉人老百姓,快速的补充人口。

    在隋末战乱的时候,一部分汉人被突厥劫掠去了,还有一部分汉人为了避免战乱纷纷逃到突厥。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世民从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