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方收粮站会专门坐着一个擅长腿法的小吏,每当测量容器装满之后就会过去不断踢打。

    为的就是要把尽可能多的粮食压实在容器里,达到多收税的目的。

    而且在这个踢打的过程中,洒出来的粮食农民还是不能带走的。

    这一部分被称之为耗余,这是地方官府和官员最重要的灰色收入来源之一。

    而一条鞭法规定所有田赋、徭役,甚至是杂税都要改成现银交易。

    货币的出现抹除了实物交易中可能存在的绝大部分损耗,给农民又卸下一些负担。

    这个举动后世比较有争议,但是对于当时的明朝而言,确实是有短期利处的。

    官府征税拿到现银之后,就可以直接去市场上按需来购买物资。

    相当于给予了官府向市场主动注入流动性的权力,这在过去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可以说张居正的新政,已经体现出了商品经济思路的雏形。

    张居正的打算是增加底层的可支配收入,同时倒逼富人把财富拿回社会中重新流通,然后再用货币化的高效方式大幅提高经济扩张速度。

    社会财富增加上来之后,自然就会弥合一些社会矛盾,再辅以朝廷拉动内需的办法。

    如果能做成的话,明朝就还有得救。

    但是张居正的思路太过超前,而且所推行的政策已经不仅仅是触碰他人利益那么简单了,根本就是直接从利益阶级嘴里抢吃的。

    当时之所以可以推行,完全是靠着张居正一手遮天的权势,暂时压制住了所有的反对声音。

    所以一条鞭法随着张居正的过世也迅速人亡政息,地主阶级卷土重来。

    讽刺的是,明朝最后说白了就是收不上税穷死的。

    财政收入不足以发军饷,所以就只能继续剥削农民。

    而农业税赋越高,流民就越多。

    流民多了,农业税就更收不上来了。

    随着李自成的起义军部队也越发庞大,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海瑞:尽管张居正在个人行为上有一些缺点,但不得不说张居正是当时朝廷中的一位杰出人才,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有着非常出色的才能。

    张居正刚刚才从挖坟掘尸的惨祸中回过神来,当听到自己死后被抄家、妻子被毁容、长子受辱自杀时,他整个人被气得浑身颤抖。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那些反对者为什么要祸害他的家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