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民欠的账有点多,听到李金这话,心中一动,再也挪不动脚步,屁股像粘在凳子上一般。

    李金微抬下巴,示意小吏也坐。

    他的亲卫们则分散在各个桌,呈半包围之势。

    “掌柜的,给我这群兄弟们上好酒好菜。”

    难得来这么阔气的大主顾,赚钱的渴望冲散了掌柜对士兵的恐惧。

    掌柜乐得眉眼弯弯:“好咧。”

    一盘子烤猪肉,一条腌咸鱼,一碗鱼肚羹,水龙腰子,三色团圆粉。

    扑鼻的香气,让镇民和小吏齐齐吞咽口水。

    他们来酒馆这么多次,竟然不知道厨子有这手艺!

    李金没拿筷子,他们便不敢先动筷。

    李金:“说说玄真县。”

    镇民的眼珠子都快落到盘子里去了,天知道这段时间,他多么省吃俭用!

    “玄……玄真县啊。听说,那要打仗了。”

    李金眸光一闪,不动声色道:“跟谁打?”

    “除了云国公,还能有谁?”

    李金垂眸,藏住自己的神色:“你们知道云国公在哪?”

    小吏猛地抬头,想说什么,被李金瞪了回去。

    镇民满心满眼都是好吃的,李金问啥,他答啥:“这上哪知道去?云国公的踪迹,岂是我这等小民能得知的?”

    李金耐着性子,继续问:“那你从何得知玄真县要打仗了?”

    镇民嘿嘿笑道:“我亲大伯在玄真县当道士,他给我爹写的信,让我们最近不要去玄真县。他们要搞一件大事。”

    李金挑眉:“道士?”

    镇民点头:“玄真县的道观多,广德府里想当道士的都爱往那去。”

    李金把视线投向小吏:“玄真县的道士有多少人?”

    小吏哭丧着一张脸,他连青水镇里有多少道士都不知道,更别提玄真县!

    “可能大概一千?”

    镇民撇嘴,想在李金面前多表现,便道:“绝对不可能只有一千!光九成宫就有三百道士!”

    李金心头一跳:“这么多?可大周朝廷每年发的度牒只有三千个!”

    这些度牒并不是说发下去就能终生使用,每隔两年要重新考核的。

    小吏擦擦额头上冒出来的冷汗,支支吾吾道:“玄真县山多水多,藏几个人还是很简单的。”

    道家嘛,都讲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乡民和乡老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