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的身体本来就是强弩之末,外强中干,经过她几年的摆烂调养后,这才渐渐好起来。
可这两年,是多事之秋。
顾南夕不是在处理政务,就是在率兵打仗。
她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素质在下滑。
尽管顾南夕已经疲惫不堪,但她看到对面山上,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屋顶时,布满红血丝的疲惫眼神中依然露出希望的光芒。
“前面就是九成宫!根据地图显示,九成宫的观主叫魏无双,内有道士三百人!”
这个规模算是相当庞大了。
大周皇家敕建大道观,玉清昭应宫最鼎盛时期,常驻道士也不过一千二百,上清储祥宫常驻道士最巅峰时期八百人。
正常州郡级别的道观标准配置是在五十到一百人。
九成宫,广德府玄真县江夏镇旁的一个道观,就能有三百道士,纯粹是因为玄真县修道成风的原因。
九成宫建在半山腰,想要爬上去,估计还要半个小时。
顾南夕深呼吸好吸口气,渐渐平缓呼吸后,点了二十来人:“你们先在此休息,我们上山,天黑前若没有回来,你们便回去搬救兵。”
众人齐齐一张嘴,想要劝阻,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耿老汉没什么意见,唯一的意见就是:“大人,我跟你一起去。”
刚才顾南夕点的二十多个人中没有他。
顾南夕扫一眼耿老汉,他的腿都在不自觉地打颤,眼神却坚定无比。
顾南夕柔和神色:“耿大爷,比起跟我上山,你留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更大。如果我此行不顺畅,需要一个老人在这里作镇,稳住军心。”
耿老汉抿唇,大人把后路交给自己,自己怎么能推辞?
“大人,万事要小心。”
“嗯。”
顾南夕原本的想法是,派探子去江夏镇内的成衣铺子买道袍,然后以道士的身份入城。
没想到,探子买了十来件道袍后,就看到镇子发了新的告示。
道士和尚入镇,一律要出示度牒。
想必,这是玄真县守将察觉到漏洞后,及时作出了应对。
大周官方年授度牒大概三千份,需要考《道德经》《南华真经》,通常每牒一百三十贯。
因为道士僧人免税免瑶役,这几年,度牒的价格涨到四五百贯。
顾南夕没有这么多钱给每个人都搞到一张度牒,就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