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马把提笔写信给顾南夕。

    三下五除二,一封文采飞扬的信就写完了。

    看着传令兵身影消失在门口,崔三论满意地抚了抚胡须,下一秒,表情就僵在脸上了。

    好家伙!

    他堂堂崔三论,什么时候心甘情愿地被绑在区区朔州刺史的位置上,还如此甘之如饴的?!

    想当年,先皇让他担任内阁宰相,他不屑一顾!

    结果现在,自己都快入土的人了,还守在朔州当牛做马。

    “小南夕是有毒吧?认她做干闺女,我真是亏大了,亏大了!”

    真心怀疑这一切,是不是早在顾南夕认自己做干爹的那一刻,就被她算计了!

    崔三论骂骂咧咧地回书房,还有好大一摊子公务没处理呢!

    河中郡,运河港口,日益恢复当初繁华的景象。

    不少来河中府参加经界所招聘的人,格外关注《云州周报》。

    其中许多人家里条件都很一般,提前来河中府后,便去寻掌柜,账房的活计。

    想要应聘经界所,算术水平肯定不差,东家们用的倒是挺放心。

    一时间,河中府的账房岗位竞争格外激烈。

    东家们聘得如此专业的人才,又欣喜又担忧,担忧的是等招聘结束,没考上的人回老家去,他们上哪再找如此专业的员工?

    老孟应聘的是一家茶馆的账房,一个月八贯,够他和儿子在河中府的吃穿住了。

    让老孟更满意的是,这家茶馆聘了说书先生,今日说的正是最新一期的《云州周报》。

    “黄郎君来了,这边请。”老孟眼尖地看见一名风流倜傥的公子走进来,连忙迎上去。

    黄锦程来河中府将近一个月了,还没等到自家老弟回来,倒是把河中府的情况摸了个大概。

    河中府的治安,比他在船上听到的要好很多,没有小偷小摸,也没有欺行霸市,想必都是云国公整治后的功劳。

    黄锦程在老孟的带领下,寻了个靠边的位置坐下来:“老样子,一壶金桔团饮,一份黄金鸡。”

    “好咧。”

    黄锦程身为黄家继承人,从十二三岁开始,就走南闯北,处理各地的家族事务。

    他来到河中郡后,很明显地感受到现在的河中郡,跟以前相比,堪称天差地别,对云国公的好奇愈发深。

    说书人:“云州成立玻璃务,由苏云烟负责的。”

    此话一出,底下轰然一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