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的印象里,明=朱元璋。

    好嘛,一句话瞬间让老朱享受了一把和秦始皇一样的待遇。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谁也别嫌弃谁,死了到地底下背的锅差不多。

    老朱活着的时候挺不稀罕秦始皇,死了挨得骂倒也没少到哪里去。

    弹幕幽幽的划过。

    【奋六世之余烈,背七世之黑锅是吧(狗头)】

    【嬴政:这我熟啊(狗头叼花)】

    【说实话,多读点书也能,把历史唯物主义学明白点,也不至于揪着这个点死咬不放。】

    【八股文对于明末之后来说,确实是腐朽落后了,但是对于明初来说,这是一种绝对的进步思想。】

    【再说了,现在咱们难道就没有自己的八股么(狗头)】

    【《高考作文》(狗头)】

    ……

    明初,朱元璋恢复科举。

    将科举取士的标准进行了一个框定。

    比起隋唐时期杂乱无章,以至于世家门阀掌控朝堂的局面(试卷不遮名字),好了不止一点半点。

    官方从未要求过应试学员需要某种特定的格式来写答卷。

    但是由于科举上岸后的铁饭碗太香(考上了就是正处级干部),导致内卷太过严重。

    当第一个吊打全场的内卷之王八股文出现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就好像高考作文从来没人规定过你一定要用某种格式去写。

    但是大家都在背范文,你不背,除非有极端的天赋(文言文、诗词歌赋),否则就是在大环境下会吃些亏的。

    八股文本身没错,错的是僵化和不变。

    ……

    画面缓缓转过。

    一袭龙袍的帝王负手立于大殿之上,目光悠远的看着没有落点的远处。

    他吃过饥饿的苦,从饿殍遍地的元朝末年,蹒跚着爬了出来。

    他吃过无能的苦,端着碗毫无尊严的乞讨,挣扎着活了下来。

    他说:“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他掌了天下权柄,妄想着让天下如他一般的布衣。

    吃的饱饭,学得一身文武艺——有尊严的,活着。

    天幕画面上,渐渐地凝上了几个金光大字。

    【洪武之治】

    在洪武之治下,百姓再不必担忧地里的田粮被无缘无故的抢了去,纵然丰年也颗粒无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