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64。”

    “小米?”莫里斯想起这事:“他们不是采购英伟达了吗?怎么又来采购我们高通?”

    “嗯……其实最初小米1采购了50万颗高通双核处理器,后来再采购,他们规模小,加上我们主要供应星逸科技,小米等了几个月,就转向英伟达了。”

    秘书的表述,很是符合客观事实。

    “哦,这样,不过既然都转向英伟达了,那就继续用英伟达吧。区区50万订单,不够费事的。星逸科技多下一次单,就是500万起步,甚至上千万。小米这里,没必要理会。”

    莫里斯傲慢道,根本不将这么小的订单看在眼里。

    “好的,经理。”秘书应道。

    莫里斯却是有些不屑:“作为全球第一款28纳米的四核处理器吗,再加上英伟达的四核翻车严重,高通8064彻底卖爆。大品牌的大订单,我们都忙不过来,哪里有空理会这些小卡拉米。以后低于一百万片的订单,不用通知我了。”

    “是!”

    “当然,也别直接拒绝,就说目前产能不足,三个月之后再说。三个月内,优先供应星逸科技等大企业!”

    “好的,经理。”秘书应道。

    很快,小米这边收到回复:

    【产能有限,暂时无法供货,三个月后再说。】

    看着如此简洁又略带傲慢的回复,孟鑫懵圈了:“几个意思?”

    “三个月后再说!”

    “到底是成?还是不成?”

    “到底是三个月后给货,还是三个月后再谈?”

    这两者可是差得很大。

    小米2代的研发之前进行了一半,如今再进行,也得四五个月。三个月后供货,那自然好。

    若是三个月后再谈,未必给供货,那就完了。

    换个芯片,一部手机不能说重头研发,但也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最简单的,一旦换芯片,系统都得重新适配,调教。

    这对于星逸科技这种大公司来说,不难。

    但对于小米这种小公司来说,那就难于登天了。

    孟鑫没有办法,只能找上雷布斯:“雷董,高通回复了,说是三个月后再说,目前产能紧张。”

    雷董猛地一拍桌子:“现在研发小米2都晚了,三个月后再说,那黄花菜都凉了。”

    老黎也叹了口气:“高通这是气愤我们之前用英伟达的tegra 2芯片?把我们划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