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晋末长剑 >
    
    已是二月下旬了,皇陵之外,阴雨连绵。

    王导一脸肃穆之色,看着已长满青苔的建平陵,沉默不语。

    这里葬着大普元皇帝(司马睿)及皇后。好多年前就开始建造了,因为朝廷用度拮据,一点不辉煌,一点不大气,但也不错了。

    王悦手扶墓前树干,忍不住咳嗽了起来。咳着咳着,指缝间竟然渗出一抹殷红。

    王导回过神来看着儿子,神色又转为悲凉。

    王悦已经不是第一次咳血了。这几年间,身体每况愈下,药石无医。

    就在前些日子,王导甚至梦到了有神人登堂入室,当着他的面说王悦时日不久,宜早作准备。王导当时便醒了,忆起梦中情形,不由得老泪纵横。

    再权势熏天,他也是一个父亲。一点点看着长大的孩子比他先走,如何受得了?尤其是这个孩子很让他满意,特别懂事。

    「阿爷。」王悦悄悄擦了擦嘴角,将丝帕藏起来后,勉强笑道:「今日怎不多喊些人来此?」

    「为父还不屑于用这等手段来让人屈从。」王导摇头道。

    这倒不是大言。

    最近几年,他想在朝中推行的事情,基本都办成了。有的阻力大,巧妙利用时势或干脆与人私下里做交易,最后也都完成了,比如「土断检户」之事。

    土断、检户、征兵、筹粮四件事其实是一体的。

    即便是荆襄大战那会,土断都没停止过。数年下来,已然多出了五万五千余户被编入户籍,其中甚至包括不少居住在侨郡内的江南本地百姓。

    有了这五六万户百姓,朝廷用度宽裕了许多,甚至就连征兵都变得方便了,

    可以直接征发操练。而如果这些人在豪族手中,你办什么事都不方便,操练只能由他们自己来,质量可就参差不齐了,有的还算能打,有的就一塌糊涂了。

    当然,这几年江东豪族算是比较顺服的,可能感受到了危机吧。不但出钱粮丁壮帮着朝廷修建台城一一显阳、徽音二殿正在修建中一一还主动出兵、出粮、

    出船,帮着朝廷抵御外侮。

    去年年底,就有顾、钱、张三家兵马五千余人随刘琨北上,屯驻淮水一线。

    又有朱、贺、周氏兵马七千人至合肥、历阳、庐江一带成守。

    就在本月,还有虞、孔、许、陆等族兵马万余人西上武昌,厚实荆州防线。

    这些兵马无需朝廷负担开销,他们自己转运资粮、器械,主动承担防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