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晋末长剑 >
    
间。城、

    营相互援应,猝难攻取。末将至此,与其战了数场,没能占到便宜。」

    「想当年祖士稚在淮阴招揽流民,熔炼兵器,彼时多嘲笑之。」山遐叹道:「然多年下来,其部已精锐敢战,俨然强兵。士瑶,吾自洛阳得一兵书,乃邵贼所撰,授予诸武学教授门生弟子,其中颇多可观之处。邵贼打仗,必明敌我优劣,以今观之,祖约强在何处?弱在何处?我军强弱又如何?」

    陆玩想了想,道:「祖部军士征战多年,此一强也。」

    「其部金鼓齐备,号令严明,其二强也。」

    「祖约擅蛊惑军士,故士气犹盛,此三强也。」

    「祖部军士家眷多在徐州,此一弱也。」

    「祖兵局促一处,资粮不足,此二弱也。」

    「祖兵无端作乱,行悖逆之事,诸县黎庶无人应之,此三弱也。」

    山遐听了,觉得挺像那么回事的,遂赞道:「士瑶真乃良将。”

    「我军之强,在师出有名、在水军劲悍、在资粮充足。」陆玩继续说道:

    我军之弱,则在步军「其一曰‘习气颇多’。军士不可谓不敢战,技艺也可圈可点,然散兵游勇习气极多,须得大力整顿。

    21

    「其二曰‘互不统属’。甲部两千、乙部三千、丙部四千,如此种种,凑在一起。江南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如此散乱,难以并肩协力。战事顺利时乱打一气,战事不利时一哄而散,无人断后,此乌合之众也。」

    「其三曰‘历战过少’。朝廷公卿但在建邺安坐,终日袖手清谈,不务正业。多年以来,江淮之间全靠搜刮流民成军,令其卖命,然却不管不问,仿佛江北乃化外之地。长此以往,祖约等辈说反就反,此太阿倒持也。」

    山遐听完,仿佛被雷劈中了一般,久久无语。

    司马听了,苦笑道:「士瑶所言并非无的放矢,但严重了,却不知孙吴之世如何应对的?」

    「汉建安二十二年春,丹阳贼帅费栈(原山越首领)受曹操印绶,煽动山越,以为内应,与曹军南北夹击。曹军无功而返之后,孙仲谋遣我叔祖(陆逊)

    及会稽贺公苗(贺齐)领兵征讨,大破费栈,收捕山越宿恶,以强者为兵、赢者补户,遂得精卒数万人。」

    「此前一年,鄱阳山越宗帅尤突受曹操印绶,诸县山越民应之,同样是我叔祖及贺公苗讨平,得兵八千。」

    「更远之时,周公瑾以江东六郡,以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