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晋末长剑 >
    
 平阳丢不了!裴邈暗自腹诽了句。

    东平、济北二郡府兵连带部曲一万二千人,外加黑矟左营六千精锐,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兵马,众不下两万,问题不大。

    不过,心里这么想,嘴上却不能这么说,万一将来被人揪住小辫子,拿这个做文章,可就麻烦了。尤其是很多言官都是王衍的人,隐患更大。

    “王公怎么说?”裴邈问道。

    “公以国事为重。”郗鉴回道。

    裴邈不置可否。

    如果说当年匈奴入寇,河南危若累卵的时候,王衍可能开始转变态度,认真思考国事的话,现在就有点故态复萌的意思了,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当年梁王喊“相忍为国”,认同的多。现在再提,认同的少了,都一个道理。

    现在的王衍若没小心思,裴邈敢把案几吃了。

    “青州、徐州若起变乱,可有把握?”裴邈又问道:“高平、东平、济北三郡府兵尽出,诸郡可无强兵戍守了。”

    “四王子随军出征,太尉自有妥善安排。”郗鉴答道:“至不济,我书信一封,于乡中练武的子弟不少,自可统率部曲,为王征战。”

    裴邈这才点了点头。

    梁王北伐,一共带了两个儿子,即三子勖、四子裕,二子珪也可能自邺城前往晋阳汇合。

    裴、王、卢三家即便为了三位王子考虑,也要稳住地方,不致生乱。更别说,地方动乱了对他们有什么好处?难道让别的家族来取代他们吗?

    一旦重新洗牌,可就说不准谁上谁下了。

    他们没得选。

    “三万步骑给你。”裴邈最后提醒道:“然六夷胡众心思叵测,道徽不可尽信之,多少防着点。”

    “多谢裴公提醒。”郗鉴深施一礼,道。

    一场大战,暗流涌动,藏于水面之下的东西不知道有多少。

    郗鉴忽然想到了曹孟德,别管你前面赢了多少,只要输一场赤壁级别的决战,一切成空。从此做事各种不爽利,各种反对,各种阻力。

    梁王带着银枪左右二营、义从军全部,外加洛南、陈留府兵六千余、亲军千余,总计二万八千人,此皆国中精锐。

    至于配属的辅兵(黄头军)、部落兵、丁壮之类,要多少有多少,不值一提,死了也不心疼。

    这一场大战,万不能损失过多精锐。

    说实话,郗鉴还是有点担心的,因为作战环境不一样了。

    对常年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