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晋末长剑 >
    
城都不够,他只能依赖河北各路首领。

    这是典型的以小凌大,他能看得出来,别人也看得出来。

    对河北人,还是得以拉拢为主,不能过于压榨。

    但打仗又不可避免要压榨,其间的度可不好把握。

    一不留神,这些人复投匈奴,在刘曜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局势颇为不利,邺城都不一定守得住。

    毕竟,你粮食从何而来?之前是河南转运,现在是河北豪族提供。

    兵员从何而来?围攻安平的大部分都是河北豪族士兵。

    治理地方人才从何而来?还是河北豪族子弟,他们是地头蛇,有兵有钱有粮,办事效率高。

    把人得罪光了,政治上完全失败,如果没有匈奴插手便罢了,还可以武力恐吓,但现在有匈奴在旁边盯着,恐吓也恐吓不起来。

    正是墙头草们最风光、最容易坐地起价的时候啊。

    ******

    计议结束之后,众人也不多话,立刻行动了起来。

    恰好平原刘氏的刘泌来访,邵勋便先召见了此人。

    值此之际,平原刘氏最出名的应当是四年前过世的刘寔了。

    刘寔出身“寒苦”。

    当然,这话听听就行了。虽然并非出身刘氏主支,但刘寔之父刘广好歹也是县令,刘寔稍稍成年,郡察孝廉、州举秀才。

    也就是说,郡、州二级都推荐刘寔当官,双料推荐!

    伱若说这里面没有平原刘氏发挥宗族影响力为刘寔活动,那是不可能的。

    刘寔拒绝了家乡的双料推荐,不出仕。

    但没关系,不要这两条路子,还有别的方法。

    刘寔很快就进洛阳当官了,出任河南丞,也就是河南郡主官河南尹的副手。

    首都“市长”的副手,这是一般人能当的?别搞笑了。

    刘寔步步高升之后,又开始反哺宗族。尤其是他当了许多年官,其中比较出名的是司马昭的参军、杜预的军司、愍怀太子之师、侍中、冀州都督、司空、太傅、太尉等等,开府仪同三司更是手拿把攥。

    除此之外,还历任少府、太常、国子祭酒、散骑常侍、大司农、太子太保等职位,几乎把官做了个遍,本人又是以九十一岁高龄辞世,威力就更巨大了。

    平原刘氏在他或明或暗的帮助下,做大做强,是平原郡当之无愧的豪门,与另一大家族平原华氏联姻,共同把持着这个冀州最南端的郡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