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满唐华彩 >
    
起来,列队而立,不再说话。

    他们都知道,已经没有人能阻止颜真卿重新拜相,且不论其身份,只看往这一站的气势,陈希烈的话语权就不可能大过颜真卿。

    当年之所以屈居于李林甫之下乃陈希烈一时之软弱,如今却可知,软弱绝非一时。

    天蒙蒙亮之际,宫门缓缓被打开。

    众人依次进入大明宫,走到宣政殿的石阶前,抬眼望去,恰见那年轻的大唐太子迎着朝阳立在殿前,锐气十足。

    ~~

    是日朝议,李琮因还在养病而没有来,御榻空在那儿,并无人坐。

    薛白命李猪儿在偏殿竖了一道屏风,屏风后摆了一张大桌案,摆着各道公文与地图,显得有些凌乱,于礼制不合。

    先提出异议的反而是颜真卿,指出这种布置破坏了宣政殿的格局,薛白虚心接受了这批评,但也没命人撤下去。

    接着,颜真卿竟是十分严肃地指出薛白没有遵礼法先去给圣人请安,薛白则答圣人更忧心国事,盼众臣能为他分忧,而不是纠结一些虚礼。

    “朝廷经历战乱,正处纲纪废弛之时。倘若殿下不能秉守礼仪,如何规范君臣?”颜真卿却愈发认真。

    陈希烈一听,敏锐地感觉到这两人之间在礼仪之事上有着分歧,且并不像伪装。

    他盼着他们能因此事而开始失和,可薛白却没有因为几句批评而心怀芥蒂,依旧是虚心接受的态度,改不改就另说了,接着当即提出让颜真卿复相。

    此事顺理成章,无人反对。

    陈希烈早有预料,可心中不免还是有些失落。

    可没想到,紧接着,薛白竟又提出了想调杜有邻回朝担当中书侍郎,步入宰相之列。

    众臣不由哗然,认为他就算想提拔心腹,这吃相未免太急、太难看了。

    若有三个宰相,议事时只要两人通气就能决定大事。而现在的宰相之列中,韦见素原本就有要致仕之意,近来自称中风,避居家中不来上朝,颜真卿本就比陈希烈强势,入相后必然抢走大半的话语权。

    颜真卿人品才干出众,再加上方才他叱责了薛白几句,显得十分方正,大家可以接受。杜有邻呢?才能平庸,显然就是薛白的传声筒。

    可以想到一旦颜真卿、杜有邻并相,中书门下就是薛白一言堂。

    于是,此时不少官员心中甚至起了嘲讽之意,暗想颜真卿是薛白的岳丈,杜有邻也是薛白的岳丈,全都提携为宰相,可见薛白治国的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