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的会下午就来了。

    赵家家主想了想就算是不打算硬碰硬,但也不能如此轻易就放手,便道:“就说我不在,先晾他们几天。”

    下人拱手:“是,我这就去说。”

    就如此。

    赵家家主晾了张知县几天。

    龙潭县的张知县没见到人,只能先带着其他舍区长,到其他村子去买地。

    不过,都吃了憋,没买到一块地。

    几天后。

    张知县无奈,只能根据国师的策略,只能将写下缘由,上报指挥使,申请强拆文书。

    反正,他们按照国师说的办,文书都发下去了,到时候拆不动,国师说过了,他会亲自出马。

    办好自己该干的事情,那就可以撇干责任了。

    知县们去申请强拆文书审批的效率非常的高。

    当天去,过一会就盖章了。

    这是前所未有的,一切都为南京变法开道。

    很快

    这些文书就送到了各处去了。

    有的是百姓,有的是豪强家族。

    百姓还好,看到强拆文书后,显然被吓到了。

    不少百姓收到了文书,犹豫不决。

    又不想得罪当地的乡绅,又不想得罪朝廷。

    大部分强拆文书送到百姓的家中,但还是处于拖延的状态。

    舍区长则是充分发挥在大明培训学院学习到的经验,如何和群众们做工作。

    夜里,舍区长们化身贴心人,进入农户的家中。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最后用金钱打动对方,让对方拿着钱,连夜走人,等待村子建设好之后,到时候再回来。

    很快,不到一周的时间。

    各地各村的衙门买到房屋或者是地的舍区,开始拆房子,建舍区衙门了,足足有三十多家。

    龙潭赵家。

    今日。

    下人又前来禀报,道:“家主,咱们地界的那舍区长拿着强拆文书,要求速速卖地,否则不但不给与赔偿,国师就要带兵来直接强拆。”

    赵家家主问道:“似乎他们要拿三处房屋吧,赔偿多少银两?”

    这三处房屋都是赵家自己的,因此是跟家主自己谈。

    下人道:“三处房屋,共计有两亩地大小,对方说是按照面积赔偿,每亩地一百两银子,共计二百两银子。”

    “二百两银子?太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