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李逍简直无法无天,可恶,咱亲自去看看!倭国插上大明旗!(3/11)

    


    许多小官员提高了待遇,又多了一些休息时间。

    这当官儿就舒服了啊。

    他们想贪污的时候也就多权衡一下。

    这么好的工作,其实安分守己也能过一辈子,要不.就不贪了何必冒这个风险?

    就如此,贪墨的情况虽然还有,但相比以前来说,的确减少了很多,这让朱元璋很是高兴。

    增加俸禄,更改科举,这两项又双管齐下,朱元璋再次发现,现在新一批入仕的官员,似乎真的比以前更能干事情了。

    许多事情吩咐下去,办的利利索索的。

    不少小官安于现状,觉得爬不上去,那就不爬了,不送礼,不讨好人,干好眼前的一份工作,收入尚可。

    所以.结党营私的情况,也缓和了许多。

    值得一提的是,朱高炽在朱元璋的允许下,花了三年时间,研究组织架构,挑选人才,将军机处给建立了起来。

    除此之外,朱棣和朱元璋还研究了“藩王吃垮大明”的问题,对藩王制度再次整改。

    削弱了藩王的一些权利,一些待遇。

    起初还有不少人不满。

    不过朱元璋根本不管那么多,还是照办。

    当然了,那些藩王都是朱元璋的儿子,他也没有削的太狠,还是保证了荣华富贵的生活。

    总之,因为这些事情,朱元璋和朱棣,五年来都在忙碌着。

    朱元璋去北平看李逍的事情一拖再拖。

    而朱棣去打仗的事情也一拖再拖。

    随着朱高炽的劝说。

    朱元璋冷静了下来,缓缓道:“是啊,这五年来,大明出现的翻天变化,国库税收翻了一番,现在官员们也都比以前务实能干,百姓们再也没有饿死的情况出现,这些都是李逍带来的变化啊.”

    朱棣笑道:“爹啊,您就放心吧,李逍能有什么坏心思?说他逃跑,更是无稽之谈,恐怕是下面的言官乱嚼舌根子。”

    朱元璋笑着点头道:“虽说如此,咱还是要亲自去看看。”

    说着,朱元璋缓缓起身,“五年了,咱多次想去北平看看,不是这事,就是那事耽搁了,我这身子骨也不知道能活几年,还是去看看吧。”

    “爹,您龙体为重啊,儿臣打算举兵北伐,您要不还是”

    朱棣心想,这父皇这一走.

    自己北伐的事情岂不是又黄了?

    “天天北伐北伐,少说两句,听得耳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