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都在,设备也都来了,众多共和国的数学家们顿时展开了这一项工作,从头开始验证张烨的一个个题板,有计算机设备在,还有这么多数学领域的权威专家,简单验算的话,这个工作量还是相对小很多的。

    那边有几个国外数学家见状,也有人自告奋勇地加入了共和国这边的验算队伍里,和他们一起见证这数学界伟大的时刻

    进度很快

    荣老道:“公式(),过了”

    一青年数学家道:“c函数方程,对”

    万院士的一个弟子也在本子上飞快写着,不多时一抬头,道:“逻辑运算,反推一次,成立”

    辛雅也加入了,“过”

    韩何年在操作计算机,“对了”

    “成立”

    “成立”

    一个个声音响起。

    每响起一声,大家都心中振奋。因为在数学这一块,有很多猛地一算能过去的算式,不一定真的就是正确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猜想在解开后还需要一个庞大且多范围长时间的论证过程了,因为有些隐藏的错误和漏洞,很可能最后导致某个公式不成立,一旦有一个地方出了问题,那么剩余的所有对猜想的论证都是不成立的,后面论证的多漂亮也没有用,数学需要严谨,差一点都不行,所以很多人也怕张烨的破解出漏洞,那样的话成果也做不了数了。

    共和国的人自然担心这一点,怕张烨功败垂成

    一些外国的数学家们,比如美国的路易斯和大卫,或许却比较想看到这一点,他们倒是盼着那人出错误呢。

    可是让大家惊为天人的是,对方解题人的脑袋仿佛跟个世界上最精密的计算机一般,严谨,精确,毫无疏漏

    众人的验算十分迅速,已经快追上张烨的进度了。

    蓦然,又一块黑板被张烨写满了,他停了笔,看了看还剩下的那十一块空白题板,没有动。

    “咦?”

    “不写了?”

    “怎么了?”

    “是不是没思路了?”

    “就到这里了?”

    荣老和万院士瞿教授等人脸色微变,都有些遗憾,但也知道这种事情强求不得,那是什么猜想?那可是戴尔猜想啊,这个青年能完成到这一步,已经是要轰动世界数学界了,不能要求太多。

    辛雅略有些急,问道:“张老师?”

    一个英国女数学家用很欣赏和很惊奇的眼神打量了张烨一眼,让翻译替她说道:“你已经做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