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大夏文圣 >

第二百一十六章:国运九鼎,离阳神鼎,不夜城连锁,东荒沸腾(12/18)

    
匠会成为朝廷的负担,带来更大的麻烦。”

    王启新开口,他自然是希望顾锦年重视工部,可他也知道,差不多就行了,搞的太夸张,以后难免无法收场。

    两个问题如果解决不了的话,就是天大的隐患和麻烦。

    一个就是后续收入问题,现在大夏王朝需要工匠,百废待兴,自然是越多越好,哪怕培养千万工匠都没问题。

    因为以后用得上。

    可二十年后呢?

    等到大夏王朝不需要工匠的时候,该怎么办?这些工匠如何生存?

    但最可怕的是,如果在各府之地,都设立天工阁分部,培养孩童成为工匠,这成本有多大?根本想象不到。

    可面对这样的问题。

    顾锦年只是稍稍沉思一番,而后开口道。

    “就按照第三种计划走。”

    “工匠多不怕,一来大夏不夜城若是以后设立东荒全境,亦或者整个神洲大陆,反而还远远不够。”

    “倘若做不到,几百万工匠,也算不得什么,光是龙舟宝船也足够养这些工匠。”

    “本侯知道,王大人最担心的问题,无非就是后续的培养,这个不用太担心。”

    “前面几年投银进去,等这些工匠培养出来,开始赚钱之后,就不再投钱,让百姓将家中孩童送入天工阁分部学习技术,同时收取相应的学费。”

    “如若穷苦百姓,可以欠银学习,等到未来成为工匠,赚取银两,再每个月按比例归还朝廷即可。”

    “王大人尽管放心,未来的大夏王朝,更缺工匠。”

    顾锦年出声,他直接采取第三种方案。

    原因无他。

    江中龙米可以解决大夏百姓的粮食问题。

    而随着大夏龙穗未来的种植之下,再加上工部自然会发明一些耕田农具,大夏王朝以后的粮食只会越来越多,饿不死人的。

    如此一来的话,人口也会越来越多,在短暂时间内,翻十倍都有可能。

    毕竟古代娱乐设施少,百姓们晚上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造人。

    结合以上种种,以后的工匠数量一定是供不应求。

    “可这.”

    王启新还是觉得有些夸张,想要再解释一二,然而顾锦年却摇了摇头道。

    “王大人,工匠并非仅仅只会打铁,往后可以多种培养,涉及到民生都可以。”

    顾锦年出声。

    他无法去解释太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