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衫的中年书生。

    其人不是旁人,正是徐光启。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灰色长袍的仆人举步进入屋内,禀告道:“王爷来了。”

    曲朗起得身来,恭谨而候。

    徐光启循声而望,打量着眼前名震天下的卫王,眸光闪烁了下,暗道,当真是身形魁伟,有龙行虎步之势。

    其实,当时,身在松江府的徐光启对突然造访的锦衣府卫也颇为意外,以为是遇到了什么祸事。

    当锦衣府卫传达当朝辅政王卫王的招揽之意时,徐光启心头多有疑虑,但更多还是对这位辅佐崇平帝平定辽东,立下赫赫战功的卫王满是好奇。

    “卑职见过都督。”曲朗面色端肃,拱手说道。

    贾珩点了点头,打量了一下气度沉静的徐光启,温声道:“无需多礼。”

    “学生见过卫王。”徐光启同样快步近前,向着贾珩拱手行礼说道。

    贾珩连忙近前搀扶,笑道:“本王对徐先生可谓久仰大名啊。”

    徐光启闻听此言,心头为之一惊,连忙说道:“卫王为当世豪杰,威震华夏,学生才是如雷贯耳。”

    贾珩笑道:“徐先生过奖了,这边还请坐。”

    说话之间,两人分宾主落座。

    贾珩抬眸看向徐光启,问道:“徐先生,可是通识泰西的几何之学?”

    徐光启闻听此言,心头更为诧异,目光灼灼地盯着那蟒服青年,问道:“卫王也知几何之学?”

    贾珩笑道:“勾三股四弦五,我对这些也是略知一些的。”

    徐光启赞道:“卫王当真是博学。”

    陈潇在一旁看着两人叙话,目中就有几许意外。

    他还知晓这些杂学?

    贾珩道:“几何得为水利工程必需之学,可谓于国计民生大有裨益,只是我朝在科举一道并不重视,哪怕对于珠算之道,都算是可有可无,故而,选官任官多是袖手空谈之辈,于实务几乎一窍不通,在地方则为奸滑小吏欺瞒。”

    徐光启闻听此言,无疑心头剧震莫名。

    卫王这话,简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儿里。

    官吏只通圣贤孔孟之道,不识他事,岂可治理好辖下百姓?

    徐光启说道:“卫王,只是科举取士,关乎国本,不可轻动吧?”

    贾珩笑了笑道:“此非一日可变,本王的意思是,朝廷可以在进士科外,再开明经、明算,明法,明工诸科,为朝廷选拔专才,待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