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当初高仲平能够逃出神京,也可见锦衣府之大意疏懒。”

    许庐点了点头,低声说道:“李阁老所言甚是,不过你我还是当谨慎从事才是。”

    李瓒颔首道:“谨慎总不会出错。”

    两人说话之间,落座在书房之中。

    “曹变蛟那边儿,怎么说?”许庐转而问道。

    李瓒道:“已经派人试探过,其人对卫王视若柱国勋臣,以为大汉擎天保驾之臣。”

    许庐皱了皱眉,问道:“那元辅有没有将最近朝廷上下发生的事,拿出来试探曹变蛟?”

    李瓒眉头紧皱,摇了摇头道:“这个倒没有,不过在外人眼中,自两任先帝驾崩以来,卫王表现可圈可点,并无指摘之处。”

    许庐默然片刻,沉声道:“曹变蛟未看清卫王之权臣巨枭之面相。”

    “如说是权臣,又非篡位之臣,曹变蛟未必放在心上,只是卫王一日未反,天下也难以群起而攻,观其人秉政以来,似乎也未有丝毫僭越之举。”李瓒沉吟片刻,说道。

    至于和宫中的甄后两人或有风流韵事,但这种桃色绯闻,根本就上不得台面。

    许庐默然片刻,冷声道:“这就是卫王狡诈之处,其人对我大汉朝政步步蚕食,以此迷惑世人。”

    李瓒面色忧虑不胜,说道:“是啊,卫王其人,虽是年轻,但却老谋深算,如今除却那些桃色绯闻之外,全无谋逆僭越之举。”

    许庐沉吟片刻,忽而眼前一亮,说道:“元辅,是否让御史,上疏弹劾卫王十大罪状,激怒其人?以促使其发恶于外?”

    这也是文官斗权臣的经典曲目,文官弹劾权臣,然后权臣破防,开始迫害忠良。

    如果贾珩对科道言官进行打击报复,乃至做出不理智的举动,那就坐实了贾珩的跋扈张狂之举。

    同时,天下士林文官也能对贾珩抱以有色眼镜,乃至怨愤其人。

    而且,弹劾之臣可以如弹劾严嵩父子的“吴中四谏、越中七子”一般,成就了贤名,然后贾珩则是被钉在耻辱柱上。

    李瓒沉吟片刻,道:“可以一试,不管如何,将卫王之野心昭告世人,也能警醒天下忠义节孝之人,看清其真正面目。”

    许庐点了点头,说道:“李阁老放心,那这几天,我这几天就让人准备。”

    李瓒默然了下,沉吟片刻,低声道:“寻找之人,可能会受到卫王的报复。”

    “我辈读书人,身怀浩然正气,纵有惊涛骇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