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说道:“楚王,朕龙体有恙,不能理政,为大汉之社稷,为国祚绵延,欲拣选皇子入主东宫,监国天下,楚王以为如何?”

    楚王陈钦只觉额头覆盖着细密而晶莹的汗水,小心地斟酌着言辞,柔声道:“父皇雄才大略,如今龙体欠安一时,如欲拣选皇子,入主东宫,辅理国政,倒也可行。”

    崇平帝却又是问道:“楚王觉得以何藩为嫡,才能统御天下?”

    楚王此刻一时语塞。

    这般直接相询,要他如何回答?

    难道毛遂自荐?

    崇平帝默然片刻,道:“朕先前也思量来回,这是祖宗的基业,牵涉亿万黎民苍生,朕需要慎之又慎。”

    楚王点了点头,轻声说道:“父皇所言甚是,是得选德才兼备者。”

    崇平帝忽而追问道:“如是你为东宫,乃为后世之君,当如何施政?”

    这个时候也不用藏着掖着了,直接相询。

    楚王闻言,心头莫名一惊,情知这是存着考较之意。

    连忙整理着思绪,或者说回忆着当初在辽东之时与贾珩的对话。

    楚王面色一肃,整容敛色,开口说道:“父皇,如今东虏虽然平定,然西北尚有准噶尔蒙古为祸,藏地仍有和硕特为祸,我大汉外患未曾扫清,海贸广兴之后,仍需筹建海军,以海关税银奉养天下臣民,而新政得推广全国之后,当不遗余力推行,刷新吏治,与民休息,如是十年八年,我大汉将成鼎盛盛世。”

    崇平帝点了点头,赞许了一句,说道:“你能如此作想,朕很欣慰。”

    楚王看向面容瘦削、气色萎靡的崇平帝,轻声说道:“这些都是父皇行之有效的治政之策,儿臣不过是萧规曹随。”

    这就是摆正了自己的心态,四个字,萧规曹随,亦步亦趋。

    崇平帝虚弱而中气不足的声音当中,带着几许考较之意,问道:“楚王即位之后,打算如何用贾子钰?”

    楚王闻言,心头莫名一惊,这还没有成东宫呢,就考虑即位的事儿,是不是有些大逆不道了?

    “父皇春秋鼎盛,儿臣不敢设想。”楚王声音中带着诚惶诚恐,连忙说道。

    崇平帝不以为意说道:“朕赦你无罪,但言无妨,今日无君臣,只有父子。”

    这位帝王此刻在生命衰微的最后关头,放下帝王的猜忌,决定将考较进行到底。

    楚王定了定心神,斟酌着言辞,说道:“父皇,卫郡王乃当世人杰,文韬武略无一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