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宣大并蓟镇诸地,还有山东威海的水师,也当在视察之列。

    甄兰道:“珩大哥,时间也不早了,不若先歇着吧。”

    贾珩点了点头,刚要说话,却听雅若红了一张宛如苹果的脸蛋儿,柔声道:“珩大哥,我今晚和珩大哥睡……”

    甄兰、甄溪:“???”

    贾珩:“……”

    草原的女子都这么直接吗?

    不过,应该是听到了他一年半载不回来罢。

    ……

    ……

    另外一边儿,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晚霞余晖披落在鳞次栉比的街巷两侧,房舍上的青砖黛瓦宛如披上一层霞光纱衣。

    而一辆挂着靛蓝色车帘布的马车,在辚辚声中缓缓驶过青石板路,拉起一道高高的车影。

    翰林院掌院学士陆理,此刻乘车离了翰林院,前往家中,刚刚在屋内坐定,品着香茗,思量着最近的朝局变化。

    随着浙党的内阁首辅韩癀辞官离京,如今的大汉朝堂,更多还是楚党一家独大,齐浙两党蛰伏,而贾珩为代表贾党,则是把持着军机处以及京营大权。

    陆理端起茶盅,品着香茗,目中冷色不停涌动。

    别看现在朝局太平无事,但他还是能够从一些蛛丝马迹当中,判断出天子正在猜忌卫国公。

    不说其他,单单就是让兵部尚书李瓒入阁,就是制衡、忌惮之意分明。

    “君臣不和,翁媳相疑,这就是成事之机。”陆理眸光闪了闪。

    这位陆学士至今都忘不了,当初被贾珩当殿质问,从而颜面扫地,进而仕途一蹶不振的情况。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地调入翰林院掌院学士,仕途近乎葬送。

    就在这时,老仆快步进来,神色微顿,拱手说道:“老爷,都察院的刁仲玄刁大人,翰林院的左旺龙左大人来了。”

    这两位都是陆理的同年进士,也是陆理新近结交的好友,平常多有志同道合的来往。

    拢共,也不大一会儿,一个身形瘦高,有些尖嘴猴腮的中年官员,以及一个身形微胖的中年官员,大步进入厅堂之中,朝着陆理躬身见了一礼。

    陆理道:“还请两位兄台至书房叙话。”

    这个时候寻自己,肯定是机密之言。

    不大一会儿,三人来到书房重又落座,仆人奉上香茗,躬身离去。

    陆理问道:“两位造访寒舍,未知所为何事?”

    刁仲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