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平帝闻言,看向贾政的目光温和几分,说道:“贾卿为功臣之后,朝廷不会薄待昔日为我大汉立下功勋的臣子。”

    既然当事人也同意,那么此事就再没有大的阻力。

    贾政声音哽咽,说道:“微臣谢圣上,圣上皇恩浩荡,微臣铭感五内。”

    待贾政泣涕,崇平帝看向下方已经不知说什么的大汉文武群臣,面色淡漠,徐徐道:“既然事定如此,永宁侯爵封三等公,诸卿议一议封号,以嘉彰功勋殊绩。”

    群臣:“……”

    三等公?不是一等公?

    所以还是猜忌?

    或许圣上综而有之,既施恩,又限制防范?

    或许也恰恰说明,天子心底未尝没有对贾子钰以后封无可封的担忧。

    也是,谁让永宁侯这么能打?

    吏部尚书姚舆拱手道:“圣上如今以公爵封赠,兼祧宁荣两房,可谓皇恩浩荡,降爵至三等,也有勉励之效。”

    现在的确是皆大欢喜,因为贾珩娶了公主和郡主,虽说是兼祧,但也是天恩浩荡,那么在爵位降低到三等,倒也顺理成章。

    等贾珩再有相对小一些的功劳,因为起步是三等爵,甚至尚了宗室之女,再向上晋爵,也能更为从容一些,而且功劳甚至都可以封赏在宁荣两脉上。

    内阁首辅韩癀却无殿中一些朝臣的欣然,心头反而蒙上一层阴霾。

    尚了咸宁公主的贾子钰可就是驸马,外戚了。

    崇平帝沉吟片刻,紧接着抛出下一个议题,说道:“诸卿可以先议着一议封号,永宁侯既封国公,当有封号,以褒扬功绩,宣教世人。”

    大汉的国公一般有个特点,都是一字公,而非两字,开国八公都是一字,当然律制上也没说不让封两字公,只是惯例如此。

    刑部尚书赵默想了想,手持象牙玉笏,拱手说道:“圣上,微臣以为,大同古称代地,永宁侯可封代国公。”

    “代国为小国,既为三等,当取稍大一些的封号,不若以晋国公称之?”刑部侍郎岑惟山目中讥诮闪烁,开口说道。

    天子不是宠信这贾子钰吗?以晋国公封爵,那时再看宗室诸藩怎么想。

    兵部侍郎施沉吟片刻,说道:“晋楚等国号,至尊至贵,多封宗室藩王,自开国之时就少见人封功臣外戚,微臣以为不宜封晋楚两字,如想封,可封燕国公。”

    四王八公之中,唯有齐国公一枝独秀,用的是齐楚晋大国封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