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粮不稳,平常还能退耕还林,但局势一恶化,就要退林还耕,金山银山的天府之国再变良田。

    贾珩道:“山西其实还有不少矿藏,如石炭、金银,到时寻人勘测出来,以为北方百姓群暖所用,更可为国家开辟财源,增殷赋税。”

    林如海点了点头,道:“矿藏开采,此事需工部方面操持了。”

    之后,贾珩待与林如海议完征购粮食的细节,各自散去歇息。

    贾珩也返回后宅,来到书房之中,拿起簿册,低声说道:“草原方面可有新的情报传来?”

    “现在还没有,没有这般快。”陈潇清声说着,道:“我刚才想了想,大同有兵七万,平安州有兵四万,女真会不会弃大同,而绕至背后攻平安州?”

    贾珩道:“那也要等解决察哈尔蒙古之后,等到了大同以后,即刻派人联络察哈尔蒙古。”

    问题是这等事不太好赌,战场之上战机变幻莫测,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贾珩看向陈潇,轻声道:“天色不早了,早些歇着吧,明天上午还要进兵。”

    陈潇“嗯”了一声,也不再说其他。

    第二天,天刚大亮,待军卒吃过饭之后。

    贾珩单独留下了五千骑军交给戚建辉整顿太原镇军,等候步卒到来再即行派兵前往大同汇合,同时吩咐了一个锦衣千户监视着晋商。

    旋即,马不停蹄,与陈潇、谢再义一同领着五万京营骑军向大同急行军。

    而先一步领军的五千骑军已经早一天奔往大同。

    大同城内

    笼罩着这座古老的城池,墙垛之上偶尔可见手持长枪,按着雁翎刀的军卒往来警弋。

    总兵衙门,后宅书房

    平原侯之孙蒋子宁坐在帅案之后,看向手里的公文函出神,就在昨天,策马而来的庞师立派军卒递送而来消息,京营骑军的先锋将在今天下午到达大同。

    其人四十出头,身形魁梧,浓眉大眼,面容肤色许是经常吹着边塞冷风之故,见着风霜之色。

    “父亲。”蒋子宁之子蒋帆进入书房,其人二十出头,生的剑眉朗目,只是面容肤色古铜色,浓眉大眼,说道:“父亲,朝廷的京营骑军到了。”

    “点齐诸将,随为父前去迎迎。”蒋子宁面色淡然,沉声说道。

    大同有兵定额兵制七万,实际兵丁则不过五万五千左右,但几乎是实兵实饷,毕竟是边关,也不敢贪墨、克扣的太过严重。

    当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