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胤,大同总兵蒋克宁两人以下,所有将校,主要是王蒋二人手下提拔的军将还有背后支持的商贾巨室,尤其是晋商。”贾珩叙说道:“此外女真最近的消息也要留意,随时递送京城。”

    他这次要先发制人,等江南去过一趟之后,就前往大同、太原等地接管一切。

    曲朗心头微凛,并不多言,拱手应是。

    待曲朗离去,迎着那少年的打量目光,陈潇摇了摇头道:“你不用看着我,我其实也不知道。”

    “那你什么时候知道了,和我说说。”贾珩轻声说着,也不多问,而是说道:如果不是军器监火铳未曾造全,我早就前往大同坐镇,眼下看来不能拖延太久了,需要尽快整饬两地军务,静观草原变局。”

    不能被动等待着女真主动入寇。

    陈潇道:“这样也好。”

    魏王府,书房之中

    魏王立身在窗扉之前,看向庭院中的琼枝玉树一般的梨花树,轻声说道:“舅舅,贾子钰又去江南了。”

    宋璟感慨道:“这江南分省的主意,一看就是贾子钰的手笔,当真是投上所好了。”

    如果贾珩只是一个简单的武勋,他还不会觉得有什么,一时得宠而已,但如此善于揣摩圣意,察觉变局,实为无双国士。

    这样的人,只能为友,不能为敌。

    但将来殿下未必驾驭的住,真等即位以后,也要有所处置,才能保天下太平。

    魏王道:“林如海从江南调回京城,巡盐御史空缺,舅舅夹带中可有合适的人手?”

    宋璟虽是举人出身,但也与一些进士有着交游,有一些年岁和资历正好在都察院科道御史之列。

    此外,宋四国舅宋暄也有一些同年,随着魏王陈然开府观政,心思活泛起来,开始向魏王陈然靠拢。

    因为魏王是皇后元子,纵然论着儒家法理,也有着东宫之相,这些人在心理上也

    没有任何压力。

    “有倒是有,不过现在巡盐御史之职较之以往,主掌缉捕私贩,收缴税银现在集于户部以及内务府。”宋璟眉头皱了皱,思忖了下,低声说道:“殿下如是想图盐利之厚可谋划两淮转运司归属,但如今两淮都转运司也受户部和内务府双方钳制,也不如以往那般自如。”

    魏王听宋璟提及内务府,脸上见着复杂之色,道:“内务府实在可惜。”

    如果当初自家舅舅能够进入内务府担任会稽司郎中,再等三二年,内务府也就由舅舅主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