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知基础上的故事创新,如果贾珩讲《三体》,那就不行,因为彻底超越时代认知界限,如听天书,头大如斗。

    但讲《诛仙》,对看惯了《庄子》、《唐传奇》等怪诞故事的妙玉而言,就不存在理解障碍。

    《庄子》以及一些杂书,同样记载了各种神神怪怪的故事,古人之想象力,不容小觑。

    而文人更常着鬼怪志异,明人的《封神演义》,清人的《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所以贾珩讲这个故事,新鲜感有之,但完全不存在认知障碍。

    妙玉听着故事,心神震动,目光复杂地看着那少年。

    暗道,据说这位少年未显迹前,就写着话本三国,名扬京师,果是天马行空,想法不同凡俗。

    及至未正时分,贾珩也说得口干舌燥,饮了一口茶汤,抬眸看着一脸意犹未尽之色的惜春,以及一旁出神冥思的妙玉,暗道,经典就是经典。

    抬头看了一眼外间沉沉暮色,道:“妹妹,今天就先到这儿罢,时间不早了,我等下还有事儿,先回去了。”

    惜春闻言,回转过神,起得身来,秀眉下的眸子中现出一丝不舍,忍不住问道:“珩大哥,明天你……还来吗?”

    贾珩笑道:“来,明天再过来给妹妹讲,总要讲完才是。”

    惜春闻言,心头涌起一股欢喜,螓首点了点,轻声道:“那我送送珩大哥。”

    贾珩道:“不用了,外间有些冷,妹妹不用送了。”

    说话间,起得身来,忽地转眸看向一旁低头品茗,假模假样,拿倒佛经,凝神翻阅的妙玉,凝了凝眉,问道:“妙玉,可否借一步说话?”

    他觉得还是有必要和妙玉单独谈谈,在平时言谈中,多多宽慰下惜春,好好的人别给带坏了。

    因为有些话如果他来说,还真未必有这个惜春知己至交来说,方便有效。

    此外,他前不久吩咐锦衣府查问的一桩事,本来是好奇,却不意查出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妙玉听到贾珩忽然唤着自己之名,面色一愣,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突然不唤着师太和姑娘,竟有几分不适应。

    凝眸看向贾珩,正对上那一双锐利如剑、沉默坚定的目光,心里打了一个突儿。

    “有几句话和你说。”贾珩留下一句话,出了惜春屋里。

    妙玉玉容变幻,抿了抿樱唇,有些不想去,但腿却好似不是自己的一般,离座起身,紧随其后。

    事实上,任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